2008年6月30日
星期
四川省共有71名参赛选手“

这是一群特别让人欣慰和感动的孩子”

本报记者 雷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6-30    [打印] [关闭]

中职组美容美发技能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雷宇摄

    当四川代表队高举“坚强”、“感恩”的横幅步入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现场时,全场掌声雷动。看着身着“四川雄起”字样T恤衫的队员,许多人眼中满含泪水。

    这是一支让人牵挂和瞩目的参赛队伍。走进选手徐涛的房间,一只绿铁皮矩形设备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伸手一拎,压得手直往下沉。“这只箱子有70多斤呢,每个选手都是从学校自带的!”

    一把工具量尺,一把T型螺纹刀具……同样是一个数控比赛的设备箱,可里面的每一个物件,对于徐涛都有着别样的意味。

    刚满20岁的徐涛来自四川绵竹汉旺东汽技校,代表全省参加本次大赛中职数控类技能赛。

    领队老师毛万介绍,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汽技校校区正在地震断裂带上,在“5·12”大地震中,所有厂房、校舍全部垮塌,几乎被夷为平地。所有的学校设备也被坍塌的大楼掩埋。39名学生和18位教师职工遇难。

    参赛不能没有工具啊,学校在疏散学生组织自救的同时,借助吊车,在钢筋水泥的掩埋中搜寻机器设备,包括参赛的设备。这边发现了一把工具量尺,那边找到了一个切削刀……就这样20多样工具通过老师们那一双双沾满泥污满是伤口的手送进了徐涛的设备箱。

    挽回地震对参赛的影响远不是一只设备箱的寻找那么简单。

    5月初,东汽技校作为全国中职示范学校,接到省教育厅通知开始筹备比赛,8名学生入围预选,参加培训。

    当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部署,学生们全部被疏散回家。5月下旬,当接到教育厅善意提醒可以弃权时,毛老师当即拨通了学校选定参加大赛的徐涛和曹晓雨的电话,电话里两名学生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

    实训厂房已经没有了,徐涛和曹晓雨由学校出面,安排进了远在德阳市区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车间训练,借住在10多公里以外的亲戚家。每天早晨8点刚过,两人辗转坐车赶到车间,地震前在学校两人都有专门的数控机床实训,而今只能借用到一台机器,两人一人用半天,其余时间看书编写程序。

    “地震后,孩子们都懂事多了。”作为两个孩子的比赛教练,吴强老师心里很内疚——备赛期间他还负责带着一批老师,在学校汉旺校区的废墟中抢搬设备,根本顾不得比赛的事。只有每隔两天赶到德阳看看他们。每次看见吴老师来了,孩子们早已准备了一堆问题,有着高级技师职称的吴强认真地一一解答,不时亲自做示范。

    徐涛参加的大赛上来过一批特殊的客人——外企“星探”,比赛中看好的选手将会直接收到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offer,然而,受地震影响,少了将近一个月的实训时间,徐涛的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有遗憾吗?”

    “不管成绩如何,只是想让所有关心四川的人们知道,四川一定能雄起,四川人是压不垮的。我们要为四川争光!”这个刚刚长起两片稀薄浅黄小胡子的男孩异常平静,快毕业了,他想找家附近的企业,用自己学到的技术为家乡做一点事。

    “这是一群特别让我欣慰和感动的孩子!”四川省代表团团长罗大宪介绍,全省71名参赛选手,三分之一以上来自灾区,最大的不到23岁,最小的才16岁,正是这样一群孩子,用双手从废墟里扒出试验设备,常常凌晨3点偷偷起床为实训做准备,为了弥补地震后丢失的时间,他们周六周日都跑到学校要求训练。

    罗大宪说,全省目前有职业院校753所,150多万名青年学生,占到16岁以上在读学生一半左右,教育厅刚刚提出了“职教强则四川强”的口号,生产自救,教育转移,灾区培训,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灾区重建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这些孩子备战参赛的表现为此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本报天津6月2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