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
专家态度

应抵制利益同盟危害公共利益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实习生 李墨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2    [打印] [关闭]
    手机响一声不响了,打过去,却是某声讯台;收到一条短信,以为是朋友发过来的,回过去,才发现损失了大笔话费……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至于露骨地展开色诱、无缘无故通知你中了奖,或者在某处刷了卡的短信,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短信欺诈在成为社会公害的同时,也悄悄地伸出黑手,从消费者口袋里偷钱。而运营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SP商)们则在窃喜,向往着“铃声一响,黄金万两”的美好“钱景”。

    对短信欺诈的揭露和批判由来已久。

    “电信收费中的欺诈现象花样百出,不断翻新,让用户防不胜防,既损害广大用户的利益,也扰乱了电信市场,成为社会公害。”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陆锡蕾就曾把批判的矛头对准电信收费欺诈。

    在总结电信服务欺诈性收费手段中,她发现了运营商作祟的方式:运营商“无原则”地为信息网站代扣信息费,无论何种服务、无论是否存在服务,只要用户没有发现或没有投诉,电信部门都不作任何判别,先为信息网站代扣信息费,然后和信息服务商分成。

    在回答媒体对于电信服务欺诈性收费为何能够屡屡得逞的提问时,陆锡蕾表示,运营商与信息服务商按比例收取利润分成,使电信运营商与信息服务商形成了共同利益,进而使电信运营商姑息、放纵信息服务商的违法行为。

    而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则直接与发垃圾短信的运营商和SP商打起了官司。他最近因被强制订购短信,状告电信运营商违约与侵权。

    对于陈曙光一案,徐昕教授说,“问题的症结在于行业的垄断”。他认为,正是由于法律保护电信行业的垄断,才使得电信运营商与SP商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电信运营商缺少竞争的压力,于是可以不顾消费者利益而与各种SP商签订合同。而又正是因为这些由合同关系形成的利益纽带把电信运营商和SP商紧紧地捆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当陈曙光等人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时,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提供垃圾短信息服务的SP商,还触犯了由SP商和电信运营商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同时,由于垄断行业与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陈等人的败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利益同盟侵占了公共利益。消费者花钱购买附载于电信运营网络上的短信息服务,但他们购买来的商品确实不足值的,这部分价差就被电信运营商和SP商瓜分,保证这样的交易“有条不紊”进行的就是基于垄断特征基础之上的利益共同关系。

    对于如何解决利益共同体的问题,徐昕认为,在法律层面上,英美国家通过允许集团诉讼来改善消费者相对于商品提供者的不平等地位。集团诉讼允许个人代表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起诉并分享判决得到的补偿。我国现在禁止集团诉讼,在某种程度上是默许了垄断行业对公共利益的侵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