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星期

看台

■小鱼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3    [打印] [关闭]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年轻一代的爸爸妈妈吸取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他们往往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大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好行为就是通过夸奖才巩固下来的,因此他们鼓励孩子的方针就是“不遗余力”、“不厌其烦”。

    但是近日有媒体披露,心理学家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在“赏识教育”的发源地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反思“过分鼓励”的害处。

    让我们来正视这个事实,其实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很清楚,因此他绝对有理由怀疑父母使劲夸他的目的性,而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就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

    所以,不要一厢情愿地低估孩子的理解力,而要多研究孩子的心理,设身处地解决他们的困惑。夸多少,怎么夸,做父母的有太多功课要做呢。

    网络暴力成“时尚”?

    网络世界日渐演变成一个“暴力高发区”。

    据媒体报道,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豹”(网名)因不合时宜的言论激怒网友,被人肉搜索出真实资料及联系电话,遭网友群起而攻之,最后当事人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

    远观“铜须门”、“陈静救母”、“虐猫”,近看姜岩“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的“张殊凡事件”,网络暴力事件一个连着一个,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且不论当事人是对是错,网络暴力,包括人身恐吓以及不理性的谩骂,已经成为许多网友宣泄自己心理压力甚至娱人娱己的一种方式。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参与网络暴力的人几乎多半是年轻人,甚至是学生。网民的暴力心理,已经开始威胁到公民的合法权益。

    身处网络暴力中的青年群体,常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暴力氛围,并产生严重的暴力心理,似乎“非暴力不时尚”。看目前风靡网络的几起网络暴力事件,网民们或是一时气愤、或是心血来潮、或是单纯的冲动,就展开不理智的网络暴行。

    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络暴力”,青少年的网络心理建设问题亟待社会关注。

    “心理按摩”成高考经济新创意

    媒体报道,今年除了钟点房、谢师宴等“高考经济”的“老花样”继续红火之外,商家推出的考生“心理按摩”,也就是心理咨询,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照例,很多学生打算利用假期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来迎接大学生活,除了常规的减肥、整形等“物理改变”之外,有心理咨询中心特别推出了针对考生的心理咨询服务,以期实现“精神上的改变”。

    要通过高考,考生的确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部分考生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失眠状态,产生焦虑心理,因此考前减压和考后提升自信心,也是不少家长和考生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心理应激反应在考后两周内能缓解淡化,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向亚健康和心理疾病转化。

    重要的是提醒自己,高考仅仅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考前考后都要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