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4日
星期

两岳雄师誉巴蜀

——济南军区部队赴四川汶川等地抗震救灾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 孟斌 通讯员 杨继龙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4    [打印] [关闭]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刻。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等地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全国告急:灾区数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来自中岳嵩山脚下和东岳泰山脚下的济南军区4.5万多名官兵奉命连夜奔赴灾区,打响了一场千里抗震救灾的生死战!

    从这一刻起,巴山蜀水记载了两岳雄师的赤胆忠心。

    挥师西进:千里机动奔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战斗。那一刻,所有的中国军人热血沸腾。那一刻,济南军区范长龙司令员、刘冬冬政委亲自向中央军委请战,连夜受领抗震救灾命令。

    5月13日5时51分,汽车轰鸣,素有“铁军”之称的某红军师340名官兵冲破黑暗,分乘30多辆车开始了摩托化机动,迈出了军区部队官兵驰援灾区的第一步。

    8时20分,满载着某机步旅1000余名官兵的军列顺利装载完毕,紧急驶往灾区。而两个小时前,这些官兵还分散在200公里远的6个野外驻训点上。

    11时20分,曾在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某摩步旅3000余名官兵,扛着“沙家浜部队”的旗帜,浩浩荡荡踏上了疾驰西进的列车。

    从鲁豫大地到巴蜀腹地,近2000公里的距离,公路、铁路输送,还显得太慢、太慢!

    军区领导迅速请示总部紧急调来11架民航飞机,将正火速赶往火车站、原本计划铁路输送的5000名抗震救灾官兵紧急撤回,全部改为空中输送。

    伴随着公路、铁路、空中输送的紧急出征,各部队边开进边动员、边开进边准备,一批批便携式电钻、切割机、镐、锹等救灾物资器材,分别从襄樊、安康、成都等地补充到抗震救灾官兵手中。

    时间就是生命!摩托化开进的官兵采取双司机全速开进的方式,翻秦岭、过安康,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原计划30个小时的行程,硬是用了20个小时就抵达了灾区。抢回来的10个小时,又该抢回多少鲜活的生命!

    与时间赛跑,成了整个出征队伍的主旋律。在穿云的飞机上,叶爱群副司令员和赵立德副参谋长展开地图,研究灾区的地理特点,拟订救援方案,部署到达灾区后的一项项任务。

    在浓烟弥漫的会议室里,带领先遣组和5支医疗队提前飞抵成都的杜恒岩副政委,认真听取某红军师组织突击队开赴汶川的预案,在灾后度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在呼啸的列车上,政治部副主任张宝明就如何鼓舞军心士气、怎样做好抗震救灾中的政治工作,与随行人员和部队领导展开商讨。

    宋普选军长从北京火速赶往都江堰,踏着泥泞加入到抗震救灾队伍中;卢长健副军长为了尽快从军区前指回到指挥位置,向地方朋友要车疾驰彭州……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无不在与时间赛跑,在向速度挑战。

    8000人空运、13000人摩托化机动、24000多人铁路输送……外电评论:济南军区万人千车远程立体机动,创造了人员集结之多、机动速度之快的历史纪录,其壮举震惊了世界。

    两岳雄师45000多名抗震救灾勇士就这样一拨儿接一拨儿地集结彭州、都江堰、汶川、青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在巴山蜀水间打响了抗震救灾的生死战。

    长驱直入:争分夺秒抢生命

    岷江上游的都江堰,记载了李冰父子率领群众与洪水抗争的生动历史;今天,它将再次铭记两岳雄师千里赴川抗震救灾的壮丽画面。

    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一到都江堰,多方消息传来,通往震中汶川的道路全线瘫痪、通讯中断,10余万受灾群众杳无音信、生死不明。

    “搜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军区首长果断决策:兵分多路,强力挺进汶川。

    14日拂晓,某红军师800名突击队官兵,从南徒步直插汶川。某炮兵团900名官兵采取摩托化机动,从马尔康绕道700多公里,由西挺进汶川。

    空中大雨倾盆,地面余震不断,头上飞石乱穿,脚下岷江咆哮,身边壁立千仞……背负30多公斤救灾器材和食品的官兵时而碎步挪动,时而疾步穿行。途经13处泥石流、25处塌方和滑坡,11次余震和10个小时的超强度行军,部队到达了受灾最重的映秀镇。官兵们来不及甩下背囊,就投入到遍地瓦砾和废墟的搜救生命中。

    誓死打通外界通往汶川的31名突击队员,在经历了都江堰至映秀镇的艰难跋涉和巨大消耗后,又冒着15次余震,穿越了56处300米以上的滑坡路段,11座600米以上的陡峭山崖,终于在16日中午到达汶川,与绕道马尔康的900名官兵胜利会师,打破了震后人们传说无法穿越的“死亡地带”的神话。

    与此同时,在汶川东南方向的彭州市龙门山镇,某机步旅“杨根思连”官兵强力挺进回龙沟景区搜救,硬是从死神手里夺回了9条游客的生命。随后,他们又组成干部党员“敢死队”,沿着被毁的银厂沟景点,连续超负荷行军7小时、27.5公里,抵达了景区最北端的无人区燕子岩窝,带回了银厂沟第一手灾情资料。

    在两岳雄师舍生忘死的搜救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是千人陆空大营救。18日17时,地震已过去了150个小时,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到求援,有近万人困在汶川县三江镇河坝村的大峡谷。

    军区叶副司令员看完报告后,连夜亲自拟订救援方案。

    19日凌晨3时,军区指派某红军师1000名官兵担任救援大军先头,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向大峡谷挺进,另1000名官兵后续跟进。8时40分,南路500名官兵越过地震形成的悬崖峭壁,率先赶到三江镇,与先期到达的170名官兵合兵一处。16时40分,2000多名官兵在6支陆航部队、300名武警官兵的协助下,紧急展开救援。

    晚上,捷报传来:仅19日一天,紧急大救援行动就转移、安置被困群众近万人,向大峡谷地区机降103架次,运送药品食品35.2吨,运出重伤员76名、轻伤员50名。

    这一次营救,谱写了军区部队千人陆空协同大营救的壮丽诗篇。

    英勇无畏:扼住咽喉斗死神

    在地震灾区,对救援官兵来说,最危险的工作有时还不是救人,也不是余震、滑坡和泥石流,而是抢救已经被破坏的危险有毒物品和药品。这是和死神面对面的接触和搏斗。

    都江堰紫坪铺镇有一个乙炔氧气仓库,震后所有库房夷为平地,乙炔和氧气随时可能混和发生爆炸。接到求援电话后,军区派某工兵分队150人立即深入现场。在专家的指导下,一瓶一瓶、一罐一罐地把乙炔

    和氧气分离开,然后又一车一车地分批运到安全地点。周围的群众为官兵们舍生忘死的救援所感动,在旁边拉起了“解放军万岁”的大横幅。

    在官兵们与死神搏斗的经历中,更为惊心动魄的还是汶川县西凡沟炸药仓库转移。这里储存了52吨炸药和数千枚雷管。

    地震发生后,山上滚落的石头砸毁了仓库,成捆炸药都暴露在废墟上。频繁的余震和滚落的石头,随时可能引爆炸药。有人断言,如果仓库爆炸,整个汶川县将发生第二次地震,周围数十里的村庄、厂矿和5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将毁于一旦。

    面对这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军委首长亲自把抢险任务交给了军区部队。

    接到任务后,军区火速派技术人员乘直升机赶到现场勘察、拟订抢险方案。要求在确保灾区人民安全的前提下,把炸药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因为,这批炸药对灾后的汶川县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可是,技术人员看到,眼前的炸药库背靠岩壁,屋顶被巨石砸开6个窟窿,两块石头半截卡在屋顶预制板中,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还有一块重约3吨的巨石已落在雷管上。

    抢险方案连夜起草完成。参与抢险的官兵人人递交了遗书。

    次日上午,不足百人的抢险队伍小心翼翼地爬上了炸药仓库的废墟,轻轻地一点一点清理废墟,搬运出一捆又一捆炸药、雷管和导火索。整个抢险现场异常沉寂。

    5个小时过去了,废墟里的危险品全部装上卡车,可是大家的心依然悬着。这些危险品必须转运到70公里外的空旷地域,沿途还要经过多处山体滑坡险段。卡车正行进着,突然发生了余震,山上的碎石像雨点般打落在车棚上,有一辆车被砸穿,炸药几乎擦到了地上……好在处置及时,侥幸躲过了这场生死劫。

    抢险任务完成后,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眼含热泪,紧紧握着官兵们的手说:“子弟兵真了不起,灾区人民感谢你们,我感谢你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领导也激动得和每名官兵拥抱、握手,感激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情系巴蜀:赤胆忠心爱无声

    在地震灾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的救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子弟兵的帮助。在两岳雄师组成的抗震救灾方阵中,每一天,每个人,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感人故事。

    某机步旅有一名干部,老家在北川。这次地震,4名亲人遇难,母亲被埋废墟受重伤至今生死未卜。随部队来到灾区后,旅领导几次让他回家看看,可他至今没有离开过抗灾一线。他说:“我在这里救灾,别人同样也在我家乡救灾。我的亲人遇难了,心里

    确实很悲伤,我现在只想多为灾区做点事情,让别人没有我这样的悲伤。”

    某红军团有一名战士,他和战友们背着给养去汶川大峡谷救援,在通过山涧一座独木桥时,突然一脚踏空,差点掉入百米深渊。这名战士一只手紧紧抓住小树,另一只手还死死拽着30多公斤的给养,处境非常危险。带队的团长见状,赶紧命令他扔掉给养。可这名战士不听命令,硬是将给养慢慢托上木桥,爬到了对岸。事后,团长大声训斥战士:“你不要命啦,树断了怎么办?”这名战士一下子哭了,说:“那些给养要救很多人啦!”在场的官兵们听了,都忍不住哭了。

    某师教导队探测到一幢危楼上有生命迹象,在场的285名官兵争着要去营救。指挥员担心楼房坍塌,上楼搜救有生命危险。于是大声喊道:“不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官兵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怕大家没有听清楚,指挥员又提高嗓门重复了一遍,谁知官兵们不但没有一个放下,反而把手举得更高。实际上,官兵中一半以上都是独生子女。正在现场采访的凤凰卫视记者拍下了这个全过程,著名主持人陈鲁豫深深为战士们这种甘愿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的行为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巴蜀大地将永远铭记两岳雄师的伟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