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4日
星期
民意回声

难道我们要当作弊大国吗

点评人 肖舒楠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4    [打印] [关闭]
    甘肃天水“高考替考案”似乎已接近尾声——从替考者、被替考者,到涉案教师、民警、官员,该查的被查,该抓的被抓。但如此“杀鸡”未必能够“儆猴”。

    据悉,此次甘肃天水高考舞弊案中的21名被替考者均系“高考移民”。“高考移民”这个词对人们来说应该并不陌生。2005年海南省发现近1万名“高考移民”;2006年高考前夕,天津市取消了河北沧州100多名考生的报考资格;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查处了459名“高考移民”。

    “想利用移民在高考上做文章,殊不知百密必有一疏,咎由自取,应该重罚。”一名腾讯网网友指出。面对21名被替考的“高考移民”以及23名山东籍替考学生,部分网友留言表示极大愤怒,认为应该重罚违纪考生。

    也有一部分网友表示同情,认为责任不在考生,正如一名新华网网友所言:“如果考分一样,他们还会千里之遥地跑到外地去考吗?”

    更有一些网友将矛头直指“教育公平”。一名百度论坛网友说:“教育政策一天不安民心,你就别想堵得住高考移民。”

    既然不能完全责怪“高考移民”,那就对他们“从轻发落”吧。但有网友坚决反对——“作为一名学生,我希望能严一些,这才是公平的。不然还会有更多的移民出现,对当地考生不公。”(腾讯网网友)“在古代替考就是重罪,现在也应当严惩,不能坏了根!”(人民网网友)

    很多网友指出,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并不能成为“高考移民”发生越轨行为的理由。“高考移民”更不能拿一些民众的同情来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因为他们的行为让当地考生蒙受了不公平竞争的阴影。

    “公平、不公平是相对的,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一名新浪网网友说。另一名网友指出,“高考移民”在多数情况下是受“父母之命”的,而这正是悲剧的可怕所在。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考生自己要有诚实守信的意识,知道要对自己一生的名誉负责。此外,家长们也要意识到,高考只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阶段,“高考移民”的做法即使成功了,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害。

    如何对考生的考试诚信进行“约束”,让教育部也煞费苦心。现在对一些统一考试,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求考生签订“考生考试诚信承诺书”,保证文明应试。但高考作弊案年年发生,让这类“一纸承诺”反倒显得像是掩耳盗铃。我们是世上公认的考试大国,照此下去,我们是否也将成世界公认的“作弊大国”了?到那时,13亿人何堪其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