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摇铁索 肉身铺“人桥”
69年后,巴蜀腹地,“沙家浜连”在连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抗震救灾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曲反哺灾区群众的生命赞歌。
5月15日早上7时,“沙家浜连”官兵经过长途机动,抵达四川彭州市白鹿镇灾区。当听说附近的龙门山深处有16名老人被困时,连队党支部第一时间向旅里请战。
接到命令后,官兵们来不及卸车安营,在救灾连长亓春和指导员王成威的带领下,由村民引路,立即赶往救援地点。
3公里的路,官兵们跋涉了4个小时。此时,坐了两天两夜火车的他们体力已严重透支。得知16名老人已断炊两天,官兵们强忍饥渴,把携带的水和干粮送给老人们吃。
官兵们还找来竹竿、椅子、编织袋等,制作了9副简易担架。亓连长给官兵划分小组,明确任务后,带头背起老人下山。
官兵们怀抱、肩背、合抬,经过10多个小时的艰苦接力,终于将16名老人安全送到了山下。
类似的救援,“沙家浜连”官兵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据统计,他们先后搜救转移群众900多人,抢运贵重物品价值80多万元,搭建简易房、帐篷610间。
6月13日下午,白鹿镇白鹿河因暴雨河水猛涨,寿荣铁索桥上20多米长的一段木桥板滑到河里被水冲走,16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被挡在河边。
雨越下越大,孩子们吓得哭起来,对面的家长们也急得大声喊叫。连队党支部迅速召集所有党员商讨最佳救援方案——
“背孩子涉水过河,河水太深又急,不行!找木板重新架桥,附近没有木板,村庄离桥又远,也不行……”
情急之下,亓连长率先趴在铁索上。没有动员,没有口令,全连所有党员紧跟着趴了下去,其余战士也依次趴下。他们双手紧紧抓住满是黄油的铁索,双脚扣紧另一边的铁索,很快在铁索上铺设了一段“人桥”。
铁索在暴风雨中剧烈地摇晃着,16名小学生趴在官兵的背上慢慢爬行。大家一动也不敢动,唯恐身体不稳,使孩子们出现意外。
半小时后,孩子们都安全过了桥。家长们握着官兵们的手,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临别时,孩子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官兵们高高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庄严的少先队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