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6日
星期
青年研究

从“代”到“后”的演进

■赵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6    [打印] [关闭]
    青年代表着未来,青年是个永恒的话题。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发表名著《代沟》,全世界对“代”的研究骤然热起。80年代,《代沟》传入我国,从此,国内学者对“代”的研究方兴未艾。

    什么是“代”?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年龄集团”,即一定社会中,由于年龄所规定着的人们成长和活动于其中的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而造就的具有一定社会特质的人群。“代”具有两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主要指年龄层,之所以被看作一代人,首先就因为他们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年龄的一致性亦即共时性,是划分一代人的基本前提。社会属性主要指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并通过由此形成的社会性差异而区分开来的代,即社会学意义上的代。这里强调的是共有性。

    关于代与代际的划分,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共存于社会中的中国人共分为五代,即1949年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仅指此前出生)称之为第一代,1949年至1966年(即解放后“文革”前)成长起来的人称之为第二代,1966年至1978年成长起来的人称之为第三代(即“文化大革命”的一代或上山下乡的一代),1978年至1989年成长起来的人称之为第四代(即改革开放的一代),1989年至今成长起来的人(即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代)称之为第五代。

    在以代与代际的视角观照当代青年的同时,还出现了“新人类”、“新新人类”的解读。“新人类”的概念是日本人发明的,指在经济大国里诞生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变化的年轻一代”。他们在享受这个社会为他们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但是,对这个社会还应承担的责任,他们全然不知。这些新人类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他们没有经历战争、饥饿和瘟疫;他们以不同于父母的方式成长,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社会。在美国也有“新人类”之说,他们通常将1963年至1973年间出生的人称为“X世代”,将1974年至1979年间出生的人称为“Y世代”,将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称为“Z世代”。为了区别“X世代”,他们将“Y世代”和“Z世代”,即20岁以下的一群,又称为“新新人类”。

    “新人类”被用于中国已有十多年了,中国学者认为,“新人类”是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社会的浪潮中长大,没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他们是与时代同步的一群,思维最活跃,个性最独立,行为最新潮,事业上最具发展潜质;他们是商业化社会的产物,更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产物。

    在青年研究中,从“代”到“后”是在近几年发生的。“后”开始是出现在文学领域,较为准确的追溯,最早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

    2004年2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的照片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第一个登陆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作家。同期杂志还把春树与另一位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写手韩寒称作中国“80后”的代表。这批年轻人由于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相同或相近,写作手法先锋、前卫,颇受同辈人的欢迎,拥有众多的读者群,已被归纳为一种“现象”,于是便有了“80后作家”、“80后诗人”、“80后写手”等。

    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引起人们对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学写手以及他们的写作行为与作品的关注,并迅速从网络上升至读书界、文学界。“80后”,这一群体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见证人,也是参与者,社会给予了他们很高的期待。“新人就是‘时’”、“世界因你而变”、“中国将因你们而精彩”等寄语不时见诸媒体。

    随着“80后”说法的兴起,眼下不仅有“80后网站”、“80后杂志”,还出版了一批与“80后”相关的书籍,如《我是“80后”我是一个真实的洪战辉》、《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80后亿万富翁》、《80后心灵史》等。这些图书大都是纪实和描述性的,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大多是同龄人,影响较大的有电视连续剧《奋斗》。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80后”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

    由“80后”始,接着便出现了“50后”、“60后”、“70后”等说法。如今,“××后”已成为描述某一特定人群的高频词。“70后”指在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80后”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

    任何理论最初的冲动总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的。青年研究从“代”到“后”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从时间跨度看,“代”的概念要广,它是以中国社会重大事件为界,有的代跨过十几年;从空间范围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社会形态和组织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方式和价值判断,甚至有大学生戏谑:大一和大四是两代人。用“××后”来认识当代青年,一是时间概念清晰,二是能较准确概括,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到“××后”便能即刻联系到其成长背景。目前,媒体上不仅常见“80后”,还有“85后”、“90后”之说,这向人们精确地表明,即使5年的间隔也是有差别的。

    青年研究从“代”到“后”更大的变化还在于,过去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的局限,对“代”的研究还只在少数理论工作者,或曰在“圈内”;而今承载信息的平台和手段日益丰富,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观察社会的视野非常开阔,打开网页或者点击搜索引擎,便能通晓天下大事,参与意识也随之增强,对“××后”的关注便是其中之一。人们利用网络提供的BBS、E-mail、QQ、Blog等,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无需身份论证。可以说,对“××后”的讨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