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
星期
抗震救灾英雄谱

3天诊治279名重症伤病员

——记海军抗震救灾第二医疗队内科组组长马贵喜
特约记者 徐锋 通讯员 樊中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7    [打印] [关闭]
    在地震重灾区四川绵竹、什邡一带,海军医疗队有个老军医,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老马哥”。

    “老马哥”名叫马贵喜,是海军抗震救灾第二医疗队内科组组长、海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5月14日,在接到救灾任务后,年近五旬的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奔赴救灾一线。

    5月15日深夜,马贵喜随医疗队抵达成都青白江区人民医院。3天时间,马贵喜就诊治279名重症伤病员,创造了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专家门诊个人日接诊量纪录。

    随后,老马奉命转战什邡市师古镇。他背着药箱,随着海军陆战队员进村入户,行医送药,走遍了师古镇的13个自然村。

    很快,师古镇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知道海军医疗队有个北京来的军医,大家都爱找他看病。红豆村79岁的刘大娘是个五保户,地震中被砸伤了脚,只敷了一些草药,结果伤口感染溃烂,痛苦不堪。马贵喜巡诊发现后,立即为她包扎伤口。此后5天,马贵喜天天多走约一小时山路,绕道到红豆村给刘大娘换药。

    6月初,刘大娘听说马军医要离开师古镇,换防到绵竹去,说什么也要来送他。可她腿脚不方便,于是就花100块钱雇了辆三轮车,搂着一篮子鸡蛋,一路打听找来。见到马贵喜,她流着泪说:“大娘家什么都震没了,这些柴鸡蛋有营养,给你补补身子。”

    在绵竹市东北镇军民抗震医院门诊帐篷里,找马贵喜看病的群众排成长队。他一坐诊就是一整天,中午时帐篷内温度高达45摄氏度,马贵喜热得大汗淋漓,迷彩服都湿透了。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马贵喜接诊一名群众时,下一个候诊群众就自发为他摇扇驱热。

    除了救死扶伤,马贵喜还希望给受灾群众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他收了5个徒弟,利用休息时间趴在行军床上备课,半个月就讲了5次课,这些融合了最新医学知识和他多年研究成果的讲座,让乡镇医院的医务人员们大开眼界。

    由于劳累过度,马贵喜体力严重透支,潜伏病症不断发作。他患有二级高血压,过度劳累还诱发了肾结石。马贵喜不得不打针、输液,但他心里牵挂着受灾群众,一输完液马上就背起药箱巡诊去了。

    七一前夕,马贵喜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