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8日
星期
潘石屹《我用一生去寻找》推销“我的人生哲学”

“企业家偶像时代”,有钱就有权成为精神生活领航人?

实习生 王潇潇 本报记者 桂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08    [打印] [关闭]
    一如潘石屹谦逊有礼的形象,《我用一生去寻找》这本书语言朴素。但曾撰文“解构潘石屹”的财经作家苏小河毫不客气地指出:“也许潘石屹是想努力营造一种朴实自然的文风,但恰恰是简单的语言比复杂的更难把握。”

    那些想在此书中寻找如何发家致富、一夜成名的人也许会失望。因为在这本书中,潘石屹并没有像地产大亨王石和冯仑此前那样,着墨于企业成长发展的宏大叙事,而是从细微处落笔,个人的生活感悟到家庭到国家继而到国际局势,贯穿其中的不过都是些细琐的生活哲学。

    面对众多关于“这就是企业家富裕起来没事吃饱了撑的才写的书”的质疑,名门痞女洪晃语出惊人:“人真的就是吃饱了以后才有思想”,“人需要舒适的环境去思考,作为房地产商、先富裕起来的有影响力的人先去思考,然后启发别人去思考。”而“不管是谁只要提倡思考就是好事”,因为“太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迫去接受,不能自己去思考”。

    苏小河担心,“像这种没有什么核心价值的地产业的大腕们,不应成为我们当下生活的精神领航人”。“和国外IT行业的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不同,房地产企业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

    潘石屹调侃起自己去机场书店时曾遍寻不得这本书,最后发现其竟摆在“房地产开发技巧”一列。而售货员则理直气壮地告知:“开发商写的书当然属于房地产技巧了”。

    在新书里,潘石屹没有像一些成功人士习惯做的那样,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成功标准和理论体系来激励他人,指手画脚告诉别人成功的各项法宝。这本书也绝少出现类似于出人头地、财富、荣耀、权势等字眼,充斥其中的是爱、信任、幸福、信仰、磋商、协助、心灵等词语。

    在媒体评论人小村眼里,将企业家树立为某种典范,突出个人魅力,继而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最终受益的仍然是企业。对于SOHO中国公司,无论是印刷精美的免费派送杂志《SOHO小报》,还是被疑为有“枪手”代劳的点击量极高的老潘博客,对于SOHO企业文化的塑造和提升作用都显而易见。

    尽管财经类图书和财经名人出书并不是近几年特有的现象,但在经历了2005年的青春文学热、2006年的文史热,从2007年起到2008年这样大规模的持续不退的财经热尚属首次。

    “现在的物价上涨,纸张短缺又很贵。出版商只能挑保险好卖的书出版。”某知名财经网站编辑穆子力认为,“出版商一切向钱看的追名逐利的思想,在这股热潮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媒体评论人小村认为,会读这本书的无外乎两类人:“想从企业成功中获取经验的人”和“想从名人传记中感受激励的人”。这种名企名人相结合的效应恰恰构成此类书籍双重价值的贩卖。那些只看到财富的读者一拥而上,渴望从他们身上窥得成功的一鳞半爪。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