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三个新闻中心正式启用
7月8日,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个月时,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刘淇、副主席陈至立和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共同为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揭幕,标志着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冷门问题考验志愿者
走进主新闻中心,犹如走进一个服务设施齐备的社区。
大门口左侧的咖啡吧里,有矿泉水、可乐和咖啡等各种饮料,旁边的邮局,可以在第一时间把各类物品发送到世界各地。
在主新闻中心,一共有274名工作人员,志愿者则多达854人,他们全部经过了严格的岗位培训。而在媒体村的5000名服务人员中,大部分是志愿者。
“我没订到房间,你们可以帮我吗?”、“我同事生病了,我顶替他来,可以直接入住他的房间吗?”……
面对奥组委副主席陈至立近乎“刁难”的提问,负责交通住宿的志愿者显然有些紧张。一串“冷门”问题,考验了志愿者的耐心和业务能力。
在主服务台,志愿者展示了奥组委给媒体记者准备好的媒体包,里面既有写满注意事项的小册子,也有防晒霜之类的日常用品。
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沙万泉说:“我们是想记者之所想,急记者之所急。”
在文字记者工作间,每个工位上都有一把小锁,如果工作期间需要暂时离开一会,可以用这个特殊设计的小锁把笔记本电脑锁住。“以往的奥运会上,在结束前3天是丢失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最多的时候,我们设计这个小锁,就是让大家的物品更安全。”沙万泉说。
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主新闻中心历时7年而成,有以梅、兰、竹、菊、松命名的5个新闻发布厅,有供记者上网的工作间和网吧,有供大型媒体机构租用的办公室,还附带一个三星级酒店和一个五星级酒店。工作累了,可以去按摩室放松一下,也可以来个淋浴;如果饿了,可以去吃水饺或烤鸭,也可以吃西餐。
这些服务设施许多是免费的,比如健身房、美发厅、按摩室和有3000册图书的图书馆;有些则要付费,比如购买一个月不限流量的上网卡,需3500元人民币。
从主新闻中心出发,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鸟巢”和“水立方”。
主新闻中心创多项纪录
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见证了北京奥运新闻设施的从无到有,他如数家珍地道出主新闻中心的多项纪录——
第一次全部采用高清数字信号对外发送信息,直播时长达5400个小时,全世界将有40亿人收看;
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实况转播比赛;
第一次使用无线INFO系统(INFO系统是面向记者的赛事资料信息系统);
第一次实现利用闭路电视系统转发混合区采访声像信号,记者通过场馆的闭路电视可以看到混合区的采访实况;
第一次实现媒体班车“从封闭区到封闭区”,也就是说,只要接受一次安检,就可以在不同场馆、甚至不同比赛城市之间穿梭往来,一次安检,全天有效;
提供8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服务,为历届之最。
……沙万泉说,主新闻中心规模之大,布局之合理,为历届奥运会之最,而971个文字记者工位也创下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多的纪录。另外,206个摄影记者工位配备了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摄影记者。
向世界敞开大门
北京奥运会将迎来2.16万名记者,其中1.6万名电视记者,5600名文字、摄影记者,“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奥运会的媒体服务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王国庆说。
他介绍说,主新闻中心将举办100余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将为记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采访服务,做到事事有答复,并根据媒体的要求组织采访。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说,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向世界各国敞开了大门,他对主新闻中心的落成给予高度评价,“这里基本上提供了一切服务,工作环境非常好,非常宽敞,这是奥运史上最大的一个新闻中心,这个建筑非常优秀,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孙维佳说,7年的准备工作已经结束,主新闻中心开始接受世界各国媒体的检验。
本报北京7月8日电
照片:7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志愿者在接受记者咨询。奥运会举办期间,这里将为外国记者提供多种语言服务。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