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交换:鼠标激活梦想
与往常不同,这次不是交易,是交换。
“火星”(网名)端着相机,在静物台前熟练地寻找角度按下快门。拍几件衣服,这样的活儿对他来说无疑是“小菜一碟”。“平常要求较高的静物摄影直接拿去展板或图册用,一单收费800到1000元呢。”
李锐并没有想到他这个网友这么专业。小小的屋子里,背景布、闪灯、静物台……一应俱全。一周前,刚刚在淘宝网开了一个小服装店的李锐看着自己拍的那些服装照片,“根本不忍心往网上传”。于是他在豆瓣网技能交换小组发了帖子,罗列了自己想学的“图片的处理、货品的上传、支付宝的使用、货物的邮寄及相关问题”,并表示“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我能提供的有:请吃饭,请喝酒,请吃西瓜,送一件衣服,以后买衣服给你打折,或者教你打会儿手鼓。”
“觉得挺好玩,就想尝试一下”的“火星”立刻联系上了李锐。拍照换手鼓,周末见面,两人一拍即合。
“技能刷地一下就换过来了”
实际上,虽然一直没有参与,“火星”知道“技能交换”这词儿已经有些日子了。从“曲别针换别墅的换客神话”开始,后来渐渐听说还有这么回事。“多有意思,听起来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技能刷地一下就换过来了。”
据网友“yyjh”考证,技能交换这个理念在中国出现不超过两年半,早先是2005年客齐集网站在“同城活动”中出现的“技能交换”版。他最早看过的一篇新闻报道,题目是《别针换别墅技能交换将学习革命进行到底》,发表在2007年2月9日的《计算机世界》上。在2007年9月16日的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中,记者采访到的大多数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技能交换,但听起来很新颖。”
如今,在网上搜索“技能交换”这4个字,立刻会弹出各种信息:调酒换语言、化妆技巧换做饭……交换的技能五花八门。
6月22日,因为“火星”凌晨要看欧洲杯,两人把上课时间协调在了上午11点。李锐一到“火星”家,两人迅速切入正题,“火星”端着相机一通狂拍,李锐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
图片的后期处理李锐从来没有接触过,“火星”只能手把手地教。两人挤在电脑跟前,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上心。李锐不时地打断发问,并用纸把每个步骤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图片处理后的效果让李锐很惊喜:“简直比看原物还舒服!”
换到李锐家后,学生立刻变成了老师。从手的基本动作开始,李锐教得一丝不苟。课间休息的时候,“火星”弹吉他,李锐打鼓,配合得十分默契。
拍照、吃饭、喝酒、吃西瓜、打手鼓、唱歌、听音乐……大半天下来,两人聊了又聊,发现相同的兴趣还真是多。
“下次再玩!”直到晚上,“火星”才跟李锐告别。
“交换成功。”“火星”兴奋地说,“不过这不是一下子就交换得完的,得长期,主要是一个交友的方式。”
共同爱好让两个陌生人变为朋友
“多好啊。”“火星”边说边在自己的腿上练习打鼓的手法,“这样的课在外面至少100块钱一个小时,教得还没这么好。”这种业余的兴趣爱好就像买计划外的东西一样,可学可不学,在这之前,“火星”也从来没想过花钱去找老师。
“第一次技能交换的经历让“火星”很满意,他很快在网上发了一个“想学滑板”的帖子——
“看完《狗镇之主》后一直对滑板很感兴趣,也想潇洒一把,没有一点儿基础知识哦,有能教我的吗?换普摄知识,我这有个小摄影工作室,还会制作电子杂志。”
“关键是,还能找到人一起玩滑板啊。”他说。
“技能交换小组”组长张离认为,“技能交换”除了交换技能之外,还有感情的沟通。而之所以会选择某种技能,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所以,两个陌生人才会由此变成朋友。
这种一对一的DIY教学,有着报班学习无法比拟的灵活度——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可以商量着来。
因为有些电子琴基础,网友“papa”的目标是“只想学一首钢琴曲——卡农”,这样足以显摆显摆。她本打算报个钢琴班,可打听了很久,没有一个合适的。“都得从基础、指法开始学,这哪儿受得了。”“papa”说,她周围很多钢琴十级的朋友,练得都特别辛苦。
“papa”把标题为《摄影画画英文换钢琴曲一首》的帖子发到了网上,过了很长时间,终于有人联系她了。
“真的特别巧,”“papa”对这件事非常感慨,“两个人各方面都特别合拍,岁数也一样大,同一个星座。”
“你知道吧,我和蓉蓉第一次见面交换,弹琴弹了两个小时,后来就开始聊天,越聊越起劲儿,在琴房里聊到晚上6点多。”现在回忆起来,“papa”的脸上还挂着笑。
现在,“papa”钢琴弹得渐入佳境。没事的时候,她就和蓉蓉一起去胡同拍照片,“不知是不是因为艺术是相通的,她拍照也挺好的。”
“本来就是自己感兴趣想学的东西,学习气氛又轻松,怎么会学不好呢?”“papa”感慨道。
被网络消解的障碍会在现实中浮现出来
直到看见“火星”的前一秒钟,李锐都没有确信“这次交换成了”。交换的前一个晚上,两人已经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即便这样,当朋友问起李锐第二天的安排,他的回答依然是“不一定”。
先前李锐也曾经发帖用手鼓换手风琴,并且很快有好几个感兴趣的人跟他联系,他和其中两个朋友在网上也是相谈甚欢。可是一说到要见面口传身授,两个人都变卦了。“一个说想学的是架子鼓,一个也是类似的理由,总之就是没成。”李锐说,“其实人和人交往还是有很多障碍的,当你和另一个人说好了要交换的内容,可一旦涉及细节问题时,某种被网络消解了的障碍就会突然浮现出来。”
张离把小组中的网友们形容成“藏龙卧虎而又鱼龙混杂”。“大量非专业的人混在里面,聊天扯淡的也有。”他说,整个小组中,成功交换的人并不多。
“在网上随便说句话太容易了。”李锐说,“它的准入门槛很低,低到只有打几个字,点一下鼠标那么简单。它的形式就决定了这不是一件太严肃的事情。”
“我没有成功过!想找人换英语,答应的都挺好的,却没有一个来找我实施的。一个都没有,一个都没有!”“ben”(网名)对技能交换很失望。他的“用摄影和布鲁斯口琴交换学英语”的帖子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兴趣,但是先后“联系了4个人,其中一个拖到了第三个星期,每个周末都说要加班”。之后,“ben”开始觉得这件事“挺无聊的”。
“虚拟世界大家沟通比较平等,也比较随便,很多人就只是说说而已。”“ben”说,“当必须要走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势必要考虑现实社会的一些规则,当然,所说的话所做的承诺也完全可以不兑现。”
与单纯的以物易物相比,技能交换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因此显得复杂和有人情味了很多。时间、地点、情绪……很多东西都需要考虑。即使经历了一次“太成功的”交换经历,“papa”依然觉得技能交换的成功率很低。在她见到蓉蓉之前,一直怕“这事有点儿不大靠谱儿”,甚至“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去了”。她把她的成功归结为“太巧了”,因为和她一起发帖子希望学钢琴的朋友,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换友。
“混熟了,才会觉得陌生人也是可以相信的。”“papa”说,“突然去跟一个没见过的人面对面,多少还是会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