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
星期

《我的路》见证了中国人的宽容心

特约撰稿 解玺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5    [打印] [关闭]
    编者按:

    刘晓庆的名字,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新文化浪潮家喻户晓。然而曾经,她的张扬个性、不合规范的生活经历与反叛姿态几乎被定义为80年代的叛逆。1983年,刘晓庆的《我的路》刊登于《文汇》月刊并引起大讨论。30年弹指一挥间,从公众对刘晓庆以及《我的路》的声色俱厉,到如今人们对于个性的宽容和平视,尊重个性张扬,崇尚个人奋斗,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大潮呼啸而过的痕迹。

    一个人和她的经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为一个坐标,见证了30年来中国人视野开放,认知提升,文明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宽容心。30年过去,人们已经忘了那些对个性斤斤计较的言谈。我们需要记得的是那些突破精神禁锢的艰难的日子、艰难的过程。历史毕竟是逐步前行的。

    《我的路》像一颗氢弹

    1979年,一个名叫克里斯多夫·拉斯奇的美国人出版了他的新著《自恋主义文化》。作者发现,个人主义思想在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发展之后已经走向它的反面,对自我与享受的追求也开始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淖。该书断言:这是一种正在死亡的生活。然而,在另一个世界“正在死亡的生活”,在我们这里恰恰才刚刚开始。

    在拉斯奇的新著出版大约4年之后,一个名叫刘晓庆的中国演员也写了一本书,她把自己的这本自传体写作命名为《我的路》。1983年6月,刘晓庆《我的路》全文发表于上海《文汇》月刊。据《文汇》月刊编辑余之回忆,因为发表《我的路》,那一期《文汇》月刊发了30万册,仍然供不应求。他说,“《我的路》就像是一颗氢弹。”

    时隔25年之后的2008年,刘晓庆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好多人说,这本书不亚于我的任何一部电影,甚至比电影还要轰动。所有在校的大学生、中学生,文化界的人,没有不看的。姜文说,这个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很多人也跟我说,你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说这番话的时候,刘晓庆仍然显得十分自豪。

    有人说,刘晓庆真正成功,恰恰是从《我的路》开始的。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自称有“刘晓庆情结”、写有长篇纪实《遥望刘晓庆》的涂宏伟这样写道:“解放后的中国有两个典型:一个是雷锋,集体主义的典型;一个是刘晓庆,个人主义的典型。雷锋影响了一代人,刘晓庆也试验了一代人,并且刘晓庆的影响还在继续。”

    刘晓庆曾经这样回忆写作《我的路》时的心情:“全国各地正弥漫着关于我的流言……由于这些传言,北影在宣布我为1982年的先进生产者后又将我撸了下来;由于这些传言,电影家协会迟迟不批准我入会。在人们的心目中,或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我几乎成了80年代的‘潘金莲’……我决心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让所有的公众来判别是非曲直。我找来了纸张,开始了《我的路》的第一页。我要写出我的个性,它曾给我带来无数的非议和白眼;我要写出我的观点,它们曾无数次被扣上‘浅薄’、‘谬论’的帽子;我要写出我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它一直被指责为‘白专’、‘不突出政治’、‘个人奋斗’;我要写出我的志向、理想,它们一直被批评为‘狂妄’、‘骄傲’、‘目中无人’;我要实事求是地写出我的道路,我要证明我取得成功既出于偶然又出于必然,我要告诉观众至今认识到的我的缺点和不足,我也要写出我的正直善良的心。”

    有人说,剔除文章夸张的情绪,刘晓庆自我张扬的个性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理想,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发出了著名的感慨:“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但她表示:“我对自己的选择至今不悔……年轻的朋友们,你们从我这面镜子里得到些什么?”

    在“集体主义”与“个性张扬”的漩涡中挣扎

    与年轻人的喝彩、追捧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来自“上面”的意见则要求对她这种个人奋斗、成名成家的思想进行批判。这时候,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还没有流行开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还是集体主义,还是强调“个人”、“自我”离不开社会整体,只有在为整体事业的奋斗中,“个人”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但上世纪80年代之初,正是中国社会思想寻求“大突围”的时期。此前,《中国青年》杂志已经开展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这次讨论为“个人”、“自我”的现实性与合理性争得了一席之地,而潘晓“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有条件的肯定。但即使是这样一点有限的松动,也让青年管理者和导师们感到担忧。有人批评持这种观点的人,“总是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动机和行动都是自私的,为自己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名夺利,为自己活着”,讨论也因此而紧急刹车。

    “当时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很保守的社会。”刘晓庆说。几乎所有的报纸上都出现了批评刘晓庆的声音。她说:“家里父母都是川东地下党,我的舅妈,和《红岩》里的人物都曾是战友,思想都很革命,组织全家对我进行批判。这是一条什么道路?没有党和群众,就有你了?怎么可以宣扬个人奋斗?”

    同时,她出国也受到了限制。刘晓庆回忆说,“老一辈都觉得我有一点离经叛道,演员是个好演员,就像夏衍说的一样,一代名伶,但思想上有点乱七八糟”。那时,有好几年,刘晓庆的生活都很难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

    “后来还是胡乔木、夏衍他们之间疏通了一下,才把我解放了。”对此,刘晓庆念念不忘。《我的苦恋——刘晓庆》一书曾记录了夏衍对刘晓庆的谈话:“《我的路》发表后,我也知道有些人对这篇文章有意见,说你强调了个人奋斗。我看,个人奋斗没有什么不好,现在怕的是个人不奋斗,不肯奋斗。个人奋斗有什么不好?现在提倡自学成才,自学成才不就是个人奋斗吗!”

    这正是80年代的特点,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交锋。大约与刘晓庆《我的路》同时,《中国青年》杂志还发表了《从潘晓到张海迪》一文。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深入地向张海迪学习”。作为“党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优秀代表”,张海迪肩负着为广大青年提供社会思想进步的样板的光荣使命。不过,在宣传过程中,在欣赏她的“奉献而不索取的苦行僧式的生活态度”的同时,让很多青年羡慕和向往的,也有她的“自我设计——奋斗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道路。

    刘晓庆说,写《我的路》时,她正在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她在其中饰演慈禧太后,要留很长的指甲,没法拿笔,写起来很辛苦。她说:“我在那个时代很受欢迎,得了好多的奖,金鸡、百花我得了6个,其他奖项我得了27个,所有的官选或民选最佳女演员,我都是第一名,在这当中《我的路》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人家对我刮目相看,好像我不是一般的女演员,还是很有头脑的,加了很多分。”

    《我的路》先后被翻译成14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刘晓庆也因此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30年来变化是太多了。每一个变化我都在前列,老是在风口浪尖上。”刘晓庆说。对于自己那句“做人难……”的名言,她说:“现在想起来,这也是小女人的哀叹,有点像阮玲玉,阮玲玉死于恋爱,一般的女明星都是死于恋爱,女人都重视恋爱,我不是为了这个,但还是受了阮玲玉的影响。现在已经波澜壮阔了,一百个恋爱的故事都抵不过我现在的波澜壮阔,所以觉得是一种小女人的哀叹。现在就不这么写了。现在要编一个对句:做男人难……”说完,她爽朗地笑了。

    在“个性张扬”方面和当代人相比,她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刘晓庆开博有一年了。博客让她觉得有了一个说话的地方。“我比较时尚”,她不无得意地说,但也有点今非昔比的感慨,“以前有人问我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是谁,我很小声地说是我。现在的人连最后这一点羞涩都没有了”。有人讲过一个段子,人家问芙蓉姐姐的容貌,她说她是最好看的,也是最美丽的。人家问她能红多久?她说永远是多久,就能红多久。

    看来,刘晓庆和晚辈相比,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当年,她虽然也想出人头地,也想成名成家,但还是相信个人奋斗,而她所说的奋斗,还是在艺术方面。“我比较喜欢做一个实力派,其实,观众真正喜欢你的,还是看你演戏如何?”她相信这一点,至于今天有些年轻女性希望借助闹闹绯闻进入演艺界,她也表示很能够理解,“开始制造一些绯闻,让人先知道你的名字,是可以的,英雄不问出处嘛,起因可以是和导演整故事,但要真有才华,真有演技,光是炒作,恐怕没有前途。”

    在这里,我们见出了世道人心的变化。中国社会和民众都变得更加宽容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已经接纳了“个人奋斗”这样的精神诉求,没有人再把它当做多么严重的“问题”了。

    “80后”的“自我奋斗意识”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电视剧《奋斗》为“8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叙事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它的独特性使它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代际对青春的表达。有人做过一种区分,上个世纪初的那一代人,建设新中国的那一代人,“文革”中上山下乡的那一代,改革开放以后走上社会的那一代,他们对青春的表达,几乎都采用了“投身于……”这个经典的句式。他们之间无论有多少不同,最终都要通过“投身于……”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确定自己的位置。这再一次印证了刘晓庆的超前,她是她那一代人的另类,她以一种自我牺牲的勇气改写了通行于几代人的那个经典句式,她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80后”已经无须这样。他们这一代人拥有最彻底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意识甚至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但是,就像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自身来确定其自身价值一样,“80后”一代如果不将自己的现实人生扎根在社会群体的土壤中,他们所面对的也只能是自身意义的空白和自身所指的匮乏。

    刘晓庆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人的解放。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自我的全部价值就表现为自我压抑、自我贬损和自我否定。“自我”成为中国人的大忌。

    刘晓庆写《我的路》,张扬个性,标榜“自我”,鼓吹“个人奋斗”,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80年代以来,思想的解放、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冲突、碰撞、转变和发展,都使得刘晓庆可以得意地做弄潮儿。90年代以后,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进一步确立了个体意识和个人权利意识,张扬“自我”更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刘晓庆的那条“路”也将被这浪潮所淹没。这是中国历史性的进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