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
星期
《闲言碎语》道出艺术真谛“华凤还巢”谱写奥运新章

韩美林:祖国是五星红旗升起一刻泪流满面

实习生 张妍 本报记者 徐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5    [打印] [关闭]
    “大学毕业不一定就有文化,它只能代表一种资格或学历。因为文化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境界。”

    “生活中确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了你,但结果往往是苦难塑造了你。”

    “对那些吐口水使绊子的人,不要下工夫收拾他。我知道最灵的方法:继续画下去,做出成绩来……”

    ——韩美林随笔集《闲言碎语》(百花文艺出版社)搜集了他几十年艺术生涯中最朴素真挚的人生随感。树在受伤的地方生长出新枝,人在受伤的地方生长出思想。在刚刚落成的韩美林艺术馆的3000多幅画作、陶艺、雕塑、书法、标徽之间,这些“闲言碎语”穿插补白,画龙点睛,在连结了他不同时期艺术片段的同时,也升华了他的艺术思考,使得零零散散的韩美林变得完整、真实而可感知。

    “福娃”之父的小遗憾

    目前,距奥运会开幕仅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处处闪现“福娃”笑脸。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我喜欢‘福娃’中的每一个形象,喜欢他们将中国的传统祝福带往世界的故事。北京的选择触动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将触动世界的心。”

    在韩美林艺术馆中,“福娃”原稿被布置在显著位置。大多数参观者慕名而来,可见“福娃”形象深入人心。从最初的设计草稿,到每一次的修改整合,再到最终的定型完成,“福娃”经过了数十张设计方案的改动,数千张草图的改良。整个创作过程异常艰难和漫长,仅设计手稿就有厚厚的几大本。

    在日前召开的韩美林艺术馆开馆典礼上,韩美林亲手将一部分“福娃”手稿捐献给国际奥委会,使“福娃”形象在世界奥林匹克的殿堂永久珍藏。

    有遗憾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提到“福娃”设计,韩美林仍有一丝遗憾。最初他向北京奥组委提交的“福娃”设计方案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是圣火、熊猫、鱼、藏羚羊和龙。但考虑到不同国家对于龙的形象的理解不同,执委会建议用“鸟”的形象代替。在韩美林看来,龙,更具中国特色,与五行之中的“金”也更加契合。但他最终接受了修改意见,“福娃”的设计理念令世人瞩目,韩美林也成为了北京奥运会具有代表性的“奥运符号”之一。因为“福娃”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老百姓都称韩美林为——“‘福娃’他爹”。

    韩美林进行艺术创作几十年,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罪。但他从不叫屈、从不诉苦。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比如他创作的孩子形象,总是茁壮、饱满、可爱;他笔下的母亲形象,都是丰腴、乐观而坚韧;他画的动物形象,都流露着乐观和自然的状态。就是他笔下的猫头鹰,也诙谐有趣,逗人喜爱。

    “我们为什么不能以自信、乐观的姿态面对世界呢?”韩美林说,他不喜欢悲观、灰色的调子。他在《闲言碎语》一书中这样写道:“没有隔夜的气,没有隔夜的愁,就没有隔夜的病。”在他的世界里,永远都是笑脸。“人要有骨头,骨头还要硬。”他说。

    奥运礼物处于“保密状态”

    在韩美林艺术馆的介绍画册中,“凤还巢”雕塑仅仅是一张小小的照片,但在艺术馆实景中,这尊古铜色、昂扬、羽毛繁复的巨型凤凰,高约二层楼,翩翩欲飞,发着暗金的光。观众以“非常震撼”形容它。

    “这仅是‘凤还巢’雕塑系列底座上的最小凤凰,”韩美林说,“中间的主凤凰高49米。‘凤还巢’工程浩大,仅工程用料就包括500吨泥、4000吨石膏和400吨铜。”

    “凤还巢”是韩美林为海南三亚火炬传递创作的一组巨型雕塑。为了中国内地首站火炬传递城市——三亚有一个主题广场和主题雕塑,韩美林等专家们费尽脑筋。最终“凤还巢”方案得以敲定,但此时距火炬传递仪式仅有1个月零18天。工程的困难程度、紧迫程度可想而知。“凤还巢”雕塑不仅提升了现场氛围,“华凤还巢”的寓意也为奥运境内火炬传递之旅营造了梦幻般的开局。韩美林不仅成功地完成创作,同时还自己先行垫付工程款1832万元。

    “我一分钱不要也要做好。百年不遇的奥运会只有一次,这是展现中国文化最好的时机和平台。”“从1840年至今已经168年了,中国历经曲折、低谷、弱势和屈辱。奥运是一个展现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机会。”

    目前,作为奥运礼物的设计者,韩美林设计的奥运期间赠送给国外元首的奥运礼物还处于“保密状态”。“凤凰与龙一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喜庆的图腾。吉祥幸福、和谐美满的寓意也表现了奥运精神。”目前,他正在对“金凤迎祥”雕塑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祖国总能使我泪流满面

    韩美林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在他的画作中,从太极到五行,从易经到图腾,从陕北彩画到江南陶艺,从绚丽的色彩到黑白的线条,都能传递出一种对传统文化“寻根”式的热爱和真诚。他几个月前出版的《天书》,即体现了中国古文字之美。韩美林总能以自己的方式给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华美转身,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完美复活。

    “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骂不倒的,不能出国留了几年学,回来就不认妈了。”韩美林说。

    韩美林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缘于对祖国真挚强烈的感情。他说:“祖国总能使我泪流满面。”

    “祖国是什么?”他对记者说,“祖国不仅是鲜花小鸟。祖国,是烈女秋瑾,是烈士谭嗣同,是流血的英雄。是体操运动员手露白骨仍坚持做完最后一个动作,是举重运动员腰上钉着钢钉仍不轻易言败,是中国运动员在外国比赛牙磕掉了4个满脸是血仍得了满分,是五星红旗升起的一刻泪流满面!”

    韩美林今年72岁仍怀赤子之心,他将“祖国”两个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著名诗人艾青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正应和了韩美林的心声。

    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界存在的问题,韩美林也直言不讳:“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对艺术的行政化管理也让韩美林颇为担忧:“千万不要忘记:艺术不是‘指定产品’。”对祖国的热忱和对祖国文化振兴的责任令韩美林超乎寻常的冷静和理智。

    在艺术领域的勇敢创新正是韩美林“创作细胞”活跃的表现。他发明的“中国墨彩”可以在一般的纸上表现出宣纸的洇染效果,他亲手用狗尾巴毛制成的毛笔可以将线条的每一个细节都勾勒分明。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深化,使韩美林总能拥有无限的创作源泉,也总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

    韩美林面对艺术界各种各样的心态、鄙夷和“说法”,达观地说:“艺术形式本就是互通的。艺术领域不能有苛刻的‘武大郎’。自己研究的领域就不允许别人涉足,太霸道了。有超越才有创新,有创新,艺术才有发展。”

    他在《闲言碎语》中写道:“艺术家全部意义不在他成功之时,他陶醉的是那些无休止的探索不尽的未知数。”

    “我的画还没出来,永远在前面,永不满足。”他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