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5日
星期
“四合院”和“鸟巢”同在——

北京传统与现代各具魅力

新华社记者 吴小军 孙晓胜 姬少亭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5    [打印] [关闭]
    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场之一,拥有9.1万个坐席的银灰色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于6月28日竣工,它和蓝色梦幻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其他凝结艺术与科技、象征未来的新型建筑同时成为千年古都的新地标。

    “鸟巢”距天安门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采用中国自行设计的高强度的Q460钢材搭建,毫无指向性的钢铁枝杈包裹着碗状的坐席,阳光投射度极高,观众坐在里面仿佛置身森林。

    这座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焊缝有32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一个来回。它选用了正方形的钢管,把它拧成麻花,平滑地过渡过来,形成模仿自然界鸟类搭建的树巢的造型。

    虽然,也有批评说,这些“钢铁怪物”让古老的北京变成了世界先锋建筑师的实验场,但“鸟巢”却夺得了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100最具影响力设计的桂冠。英国设计博物馆称其为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自由形态帐篷结构以来最为创新的一个设计。

    “‘鸟巢’会成为像悉尼歌剧院一样的标志性建筑。它将给北京留下一份不同寻常的遗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评价。

    记者还在这座现代感极强的建筑上看到了传统中国元素的影子——外壳的镂空雕刻手法、钢表面的陶瓷纹路,以及菱花隔断和有着冰花纹的中国瓷器。就连场内13万个标识也包含了中国元素。圆脑袋、长身子,两只滴溜溜眼睛的“中国娃娃”的卡通图案,就是“鸟巢”专用的卫生间标识。

    德梅隆表示,鸟巢的设计有三方面的概念:它是当代的、中国的建筑;它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技术上是可靠的。

    来自美国的罗伯特·伯纳欧已在北京生活了13年,现在北京最时尚的798艺术区经营一家书吧。在他眼中,北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最让人着迷。

    “就像我有时喜欢听贝多芬,有时喜欢听滚石乐队,我实在分不清喜欢更古老的还是现代的北京。如果一个城市既有传统的东西,又有新鲜的元素不停地注入,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他说。

    “鸟巢”和“水立方”形状一圆一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天圆地方”。处于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北端的这两个现代建筑象征着古老都城的未来。如果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南,穿过钟楼鼓楼,越过景山和紫禁城直达永定门城楼,不难发现,周边保存着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保存着现代都市曾经辉煌的记忆。

    “胡同就是北京的脉络,而一座座四合院就是北京的细胞。”“老北京网”的创始人、31岁的张巍说。他的网站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收集了13万张胡同照片,4500万关于胡同的文字。

    至今,北京胡同中仍分布着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它采撷风水之说,从造型上,按照代表东南西北的“金木水火”的结构,精致组合而成。

    荆继昌一家是北京市评选出的598户“奥运人家”之一,参加接待奥运宾客。他家的四合院在什刹海大金丝胡同里,古时这里是皇亲国戚的居住地。

    53岁的荆继昌和妻子分别是清朝贵族正黄旗和镶黄旗后裔。他家中悬挂的一幅“翠谷流泉图”还在默默昭示着这个家族的文化底蕴。院子里养的几只金丝雀、文雀和百灵鸟在大鸟笼里清脆地欢叫。

    “中国人都喜欢在早上听见鸟叫,这样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这个九间屋子的四合院男主人说。

    荆继昌的小院从6年前开始接待慕名而来的外国游客,客人们口口相传,现在来得最多的是法国人和瑞士人。奥运临近,来参观、住宿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为交流方便,老两口还专门自学了英语。

    住在这里的法国《20分钟》报纸的记者戴巧莉用流利的中文说:“他们很会讲中国的传统和历史,人也特别好,住在这里真舒服。”

    戴巧莉带着妈妈和11个月大的儿子一起来到北京,打算报道奥运会,在这里已经住了快一个月了。在她的眼里,四合院和“鸟巢”同样具有吸引力。

    “水立方”的设计者约翰·贝尔蒙现在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骑着自行车、拿着照相机在老胡同里面转,拍拍那些漂亮的雕梁画栋,拍拍乘凉扇扇子的北京大妈,享受片刻世外桃源般的宁静。“那种穿行在胡同里面的感觉,真好。”他说。

    北京城的保护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曹跃进说:“北京曾经一度对旧城进行了不恰当的改造,但是现在在多方的努力下,已经恢复了正确的保护。”

    曹跃进介绍说,2000年以来,北京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了近40亿元,对海内外知名度高的旧城区重点景区和四合院进行了保护。城市规划中也多次避开历史建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水立方”就曾经为保护明代皇家庙宇——北顶娘娘庙而在建设前在设计图上向北移动了100多米。现在,这两座建筑被精心设计的景观园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当代北京城的缩影。

    20岁的陈希小时候曾跟着爷爷奶奶在胡同中的大杂院生活过几年。陈希觉得像“鸟巢”、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新建筑感觉很“酷”,“看到他们就能感觉到现代大都市的气息。但如果满眼都是这样的建筑也不好,那就不是北京了。”

    “胡同是北京的过去,而象征生命和希望的‘鸟巢’等新建筑就是北京的未来,北京最迷人之处就在于这二者的巧妙结合。”贝尔蒙说。

    据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