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用生命守望民族历史
1992年,金海被学校派往日本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在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厅战史研究所图书馆、东京大学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及东洋文库都留下了金海的足迹。1993年,他又被派往蒙古国搜集资料。资料复印带回国后,又带领几名研究生花了两年的时间进行整理、建档。目前,这数千件稀缺文献成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近现代历史研究所的镇馆之宝。
多年的潜心钻研和丰富的学术成果,为金海在学界赢得蒙古族近现代历史“百科全书”的称号。国内史学家评价说:“研究近现代蒙古历史特别是日本殖民者在内蒙古的统治历史,金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
关于蒙古民族近现代历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上还有许多领域属空白地带。现在金海担负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之“当代内蒙古”学科方向的建设工作,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为保护好金海的身体,学校和系领导多次提出少给他安排课程,但金海却坚持继续为学生上课,三尺讲台已经成为他生命的支柱之一。
他说:“我是内蒙古土生土长的知识分子,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把自己的知识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多留给学生。”
由于治病,金海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可谓生活拮据。简陋的客厅里,只有一排旧沙发和一台29英寸的彩电。金海的妻子林娜说,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于清贫、平静的生活,对于金海来讲它最大的幸福就是看书。
书房内满满当当的各类书籍,记者注意到书架上挂着的一个工作安排表,上面清晰地标注着近期要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一项项已完成的任务被红笔划过。
2006年5月21日,吉林大学从事历史研究的佟佳江夫妇收到了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作者金海。夫妇俩感慨万千:“原以为金老师早已不在人世,可万万没有想到,他不仅顽强地活着,还取得了令同行惊叹的成就!”
就在不久前,金海将自己与同事共同主编的《内蒙古通史》第六卷的书稿发给了项目负责人郝维民,全卷达150万字,金海除了全卷的通稿、修订外,自己执笔撰写60多万字。“这是《内蒙古通史》8卷中最早完成的一卷。”郝维民说,“看见金海一只眼睛用纱布蒙着,侧着头盯着电脑屏幕认真工作的样子,我……太感动了!”说到这里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