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
星期
抗震救灾英雄谱

他是我们的英雄

——记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排长杨军
特约记者 孟斌 通讯员 庄宿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6    [打印] [关闭]
    2008年4月25日,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排长杨军回老家北川县禹里羌族乡筹备婚礼。结婚的日子定在5月13日。

    婚礼前一天,杨军正和未婚妻彭丽娟在新房收拾第二天的婚嫁物品。突然间,大地震颤、山体轰鸣。杨军意识到是地震,一把将未婚妻推出门外,等他蹿出门口后,新屋便在瞬间轰然倒塌。

    死里逃生的杨军,拽着未婚妻就往街上跑,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村里的房子几乎全倒了,山坡上滚落的巨石轰响着砸向废墟,惊慌失措的群众哭喊着四处奔跑。杨军大声喊:“往开阔的地方跑!”

    10分钟后,村里人陆续聚集到村里一个宽敞的地方。经初步清查,有53名村民失去联系。杨军和村干部一起立即制订搜救计划,组织村民分头寻找。

    杨军先后参与本村和附近村里人员抢救11次,救出43名被困群众。本村53名失去联系的乡亲,除了4名当场遇难外,其余全部被找到或营救出来。杨军的父母因当时不在屋内而躲过了这次灾难,但全部家庭用品只剩下一口放在院子里的铁锅是完好的。

    强震过后,北川地区通讯信号中断,杨军无法联系部队。由于道路被阻断,救援部队也不能立即进来。不少村民开始显得焦躁不安,部分受伤村民出现发烧症状。杨军和村里有威望的村民一起走访各个临时的窝棚,稳定乡亲们的情绪。

    在清理废墟时,杨军捡到了一个收音机,这才得知,这次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知道部队正在积极打通道路进行救援。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时,乡亲们又看到了希望。

    不久,两架军用飞机在村子上空投下了49包食品和药品。有一包挂在了高压线塔上,杨军别上一把砍刀,爬上已经扭曲变形的线塔,探出身子,举着砍刀,割断了伞绳,收回了救灾物品。

    一天傍晚,杨军发现河水在不断上涨,他想到这可能就是广播里说的堰塞湖造成的。他和村干部紧急商定撤离方案。

    通往绵阳方向的公路严重毁坏,杨军和村干部确定,分四批顺着高压线翻过大山向绵阳转移。杨军带着第一批乡亲撤离,护送乡亲们达到安全的地域后,他自己再折回村里接送下一批乡亲。

    在4天5夜时间里,他来回跋涉160多公里山路,和村干部一起把乡亲们全部安全安置到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就在全村乡亲撤离不久,村子就被淹没在40多米深的水下。村主任杨光富说:“杨军是我们的英雄!”

    5月18日上午,已经5天5夜和单位失去联系的杨军,终于拿起绵阳市救助点上的电话,给单位报了一个平安,电话中他说:“我要报名参加新一轮抗灾活动。”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