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

笑谈京城百年沧桑

燕海鸣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8    [打印] [关闭]
    北京人有一个特征——嘴贫,有话没话都要说上几句,也叫逗闷子。但逗闷子也分三六九等,没事儿臭贫是上不了台面的。好在老北京人充分发挥了要么不贫,要贫就贫出个名堂的精神,在天子脚下,开发出了一片相声的沃土。一百多年来,几代靠嘴吃饭的相声大师们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出出流传千古的人间喜剧。

    老北京城主要分北城(东城、西城)和南城(崇文、宣武)。别看距离不远,但南、北城的文化风格可是截然不同。由于满清统治时期,北城住着旗人,普通百姓只能屈居南边,天长日久,来自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汇聚到了南城,推车的、挑担的、锔锅的、卖蒜的、卖烧饼油条的、卖茶叶鸡蛋的……照现在的标准,也算是“北漂”的聚集地了。到了晚清,天桥一带更是成了卖艺人的天堂,相声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风靡京城。当时著名的艺人有天桥“八大怪”等,真可谓是八路艺人、各显神通。

    民国时期,相声界的传承体系逐渐成熟,许多年轻演员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与今天靠电视一夜间就能捧红一个明星不同,当时,要想混出点名堂,必须要跟着师父走南闯北。要经风雨,吃苦头,学会处理危机和在特定情境下即兴发挥。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当时的观众可不像今天那样“文明”,演员一句话没说清楚,台下萝卜缨子、唾沫星子铺天盖地就朝你袭来了。当年侯宝林先生在天桥、鼓楼跟着师父“撂地”,摸爬滚打多年,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催本儿成长为一代相声大师。

    北京文化海纳百川,北京的观众从不排外。1948年,马三立先生从天津来到当时的北平,以马派色彩浓厚的《开粥厂》一炮打响,里面塑造的“马善人”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许多听众纷纷到电台点播“马善人”的节目。当时的南城,虽然客观演出条件和今天的灯火通明、冬暖夏凉的大剧场相距甚远,却是乱中有治。也只有这种纯正的曲艺江湖,才能催生真正的曲艺大师。

    近几年,随着郭德纲和德云社的鹊起,相声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其实,正如郭德纲本人所说,他的成功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只是因为遵循了一门曲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专业背景知识,勤奋的演出。最重要的是相声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北京的剧场,回到了观众身边。想想每天都有被喝倒彩的压力,演员能不努力,能不进步吗?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