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京怎能不听传统相声
游北京城,要想体验真正的京味京韵,一定要听听传统相声。
有抚琴的俞伯牙,更要有听音的钟子期。听懂相声不难,但是要真正成为听相声的行家,要下一番工夫,下面是一些听相声的基本常识。
首先,相声有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即使当年的大师,也未必样样精通。侯宝林“柳活”最好,也就是唱功了得,但是说“贯口”不如马三立;马三立擅长“说”,粗哑的嗓子自成一家,《报菜名》和《地理图》中的大段贯口是“嘴”到“擒”来,但基本不敢唱;刘宝瑞被誉为单口大王,他的全本山东话《斗法》让相声爱好者们百听不厌,但表演对口相声,尤其是逗哏的时候,包袱抖得总是欠点火候。
一般的相声演出,通常是七八个节目,先由年轻人上来说一些垫场的段子,然后会有快板书之类的节目作为中间的过渡。越靠后的节目越精彩。最后出场的,行话叫“攒底”,也就是压轴的,是最大的腕儿了。懂相声的观众,都会在“攒底”之后齐声高呼“再来一段儿”,而演员也会加一段“返场”,像我们熟悉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程序一样。不过,相声返场的节目可不只是固定的一段《拉德斯基进行曲》,而是各种各样的短段子。和京剧不同,听相声的内行不喊“好”,笑声就是对相声演员的奖赏,如果觉得光是笑还不足以表达你的赞许,那么就请大喊一声——“噫”!
相声里还有一句行话,叫“三分逗,七分捧”,说的是别看逗哏容易出彩,捧哏是否到位也十分重要。整个一段相声的连贯性,包袱的效果,都在捧哏手里掌握。一个包袱,逗哏抖出来,捧哏要接得恰到好处,无论是接快了还是慢了,都没法起到应有的效果。有时候还要根据逗哏的状态来随机应变,拿捏捧的力度。一般逗哏大师身旁都会有一个固定而且功底极高的捧哏,比如郭启儒之于侯宝林,赵佩茹之于马三立。所以看相声的时候,别光关注在桌子外头那个连蹦带跳的逗哏,还要细细品味桌子后头那个不动声色却幽默满腹的捧哏。
舞台上的相声来不得半点虚假,这里没有导演的“调度”,观众笑不笑完全看演员。这正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切诠释。可如今,又有多少靠嘴皮子吃饭的“艺术家”,愿意并且敢于回到“台上”呢?
北京的相声文化根植于皇城根的市井风情。如今的相声事业虽不景气,但也日渐复苏,聚拢了一批年轻观众,得以薪火相传。小小的舞台两张嘴,演绎着古往今来的大小人物,浓缩了北京城的百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