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

震区上空“吉祥鸟”

——陆航部队汶川抗震救灾纪实
李传新 周敬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8    [打印] [关闭]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

    “动用陆军航空兵部队,实施垂直机降。”14日晚,总参谋部下达了紧急命令。

    灾情似火,全军陆航部队闻令而动

    灾情似火,军令如山。陆航部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关于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按照总参的统一部署,快速反应,主动出击。

    从5月12日16时起,总参陆航部作战值班室24小时全程监控和掌握一线陆航部队抗震救灾情况。

    14日晚,总参陆航部马湘生部长连夜组织各主要业务部门召开紧急短会,部署具体任务,提出明确要求。

    5月15日拂晓,马湘生部长带领业务机关参谋人员紧急奔赴成都,参加了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工作,统一组织协调全军各陆航团近百架直升机的救灾行动。

    15日6时58分,伴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总参陆航某团7架战鹰紧急升空,奔赴千里之外的汶川地震震中地区。该团是15日凌晨4时接到前往灾区救援命令的,面对这次该团建团史上多机编队跨区飞行距离最远、一次性同时出动机组最多的“特殊”行动。

    随后,其他各陆航部队任务直升机也相继升空,大机群挺进汶川灾区。

    当晚10时整,从多个方向陆航部队紧急调集的近百架运输直升机全部在成都地区集结完毕。此后,在全军陆航抗震救灾指挥协调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各任务部队迅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全面展开了勘察灾情、空投救灾物资、输送救援专家和转运危重伤员等救援任务。

    我陆航直升机飞行状态监控一直是应用进口的GPS导航定位系统,而该系统在直升机上只能被动接收信号,不能自主发射信号。飞行中,虽然机组成员能够获知本机方位,但地面塔台指挥员却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特别是在此次抗震救灾任务中,汶川、北川等任务区域均属高原地貌,地形环境和气象条件极为复杂,大量飞行任务都超飞行条件,因此,地面雷达难以对直升机进行全程扫描监控,指挥员无法实时获取直升机精准坐标。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月31日失事的直升机,其机载定位系统就不具备发射信号功能。

    因此,在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时,地面指挥系统便无法获取其坐标位置。

    为给飞行指挥提供手段,保证飞行安全,确保陆航直升机能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全航程执行救灾任务,提高救援效率,总参陆航部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指示要求,专题研究部署了为陆航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直升机加装国产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任务。

    6月4日,一批由总参陆航部装备局选派的技术专家和装备业务骨干分赴灾区各陆航任务部队,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边论证、边安装、边调试,连续奋战5昼夜,终于为全军陆航部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上百架直升机全部加装了该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这次是我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组建22年来,在执行同一急难险重任务中,集中动用直升机架次最多的一次,也是飞行环境和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次。

    冒死领航,群鹰奋飞生命航道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

    他们个个是安全飞行数千小时的特级飞行员;人人都执行过数十次重大军事演习和急难险重任务,当汶川8级地震无情袭来后,震中及其周边重灾区的天空中,骤然间铁翼轰鸣——来自全军6个陆航团的“头雁”们驾机奋飞,带领陆军航空兵年轻的雁阵。

    大峡谷简直就是“鬼门关”!山林陡峭,地域狭窄,山谷两侧直线距离不到100米;天气阴沉,乌云密布,能见度不足400米。

    气象和地形条件如此复杂,贸然进入无异于羊入虎口。

    然而,大峡谷的那一端,灾情十分严重,特别是被困深山沟中的数百名重伤受灾群众,生命危在旦夕。

    临危受命,总参陆航某团团长蔡有固第一个驾机升空,在峡谷中沿着陡峭的崖壁摸索前行。为驾驶陆航直升机飞赴其他陆空力量无法触及的重灾死角展开救援,6个陆航团团长亲自挂帅,在没有现成航线的高山深谷间,一次又一次地开辟惊险的生命航线。

    5月17日,为向重灾区北川县青片乡投送救灾物资,南京军区某陆航团团长司启富率队在大雾弥漫、通信指挥中断的山谷内,冒着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撞山坠机事故的危险,目视飞行,成功将救灾物资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5月20日,绵竹小木岭发电站情况告急,紧缺救生器材。广州军区某陆航团接到命令后,团长李波带领一个机组紧急出动,在3000多米深、最窄处只有数十米宽的峡谷中,一边驾机,一边指挥另一架直升机跟进,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航行,终于把救生器材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5月22日晚,四川绵阳地区普降大雨,北川县许多村落已成“孤村”。23日拂晓,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团长赵理准率5架直升机冒雨火速升空,消失在海拔3500多米高的连绵群山之间。

    震后,灾区出现了34个堰塞湖,加之进入汛期,降雨量不断增强,水位迅猛上涨,堰塞湖险情一触即发,危急时刻,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团长张茂生冒雨挺进堰塞湖。

    5月29日,总参陆航某团抗震救灾任务分队4个机组接到联合指挥部紧急命令,唐家山附近有群众因为道路损坏无法出山。为防止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导致人员伤亡,立即飞往该地域,尽一切可能抢运被困群众。

    4架直升机在飞临唐家山上空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前面山谷的转折处涌出一片深不见底的黑云,一道闪电从黑云中划过。高山峡谷冒雨无引导飞行,这在世界航空史上,都是个超难的课题。然而,4架直升机对准黑云中间若隐若现的一个缺口,迅猛地钻了进去。这次,他们共救出25名被困群众。

    就这样,6个陆航团长带领着各自麾下的空中勇士们,像打仗一样一次又一次攻难克险。

    义无反顾,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

    汶川、北川、绵阳……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就有陆航直升机在奋不顾身地执行着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

    然而,谁也不知道,在这些昼夜不间断飞行的机组成员中,到底有多少人家就在灾区;到底有多少人出来执行任务,至今还没能和家里取得联系;到底有多少人义无反顾,时刻准备着迎接那悄然潜伏的凶险。

    采访中,总参陆航某团政治处主任告诉笔者,面对飞行事业的高度风险性和此次任务的异常艰巨复杂,其实每一名陆航飞行员甚至是每一名搭乘直升机执行救灾任务的陆航官兵,都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有的甚至早已将写好的遗书压在枕头下面。

    正因如此,虽然救灾任务异常艰巨,救灾路上危机四伏,全军陆航官兵仍然不怕困难,不怕疲劳,不计代价,随时做好为灾区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

    在那一条条通向灾区人民的生命通道上,仅在5月12日到5月27日这关键的15天中,各陆航任务部队就累计出动直升机2078架次,共向汶川、茂县、理县等重灾区投送食品、药品等急缺物资1164.1吨,前运应急通信、医疗救援人员4221人,回运危重伤员2164人。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