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

废墟上树起野战医院

——沈阳军区赴灾区医疗队抗震救灾纪实
戴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18    [打印] [关闭]
    这是一支与时间赛跑的队伍。2008年5月18日,来自白山黑水的一支卫勤劲旅奉中央军委命令开进四川重灾区。短短20个小时,这支由沈阳军区派出的300余人的医疗队,相继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北川、绵竹和青川开设3所野战医院,在绵阳、德阳开设两所野战血站。

    数天后,一支15人的野战防疫队也深入到条件最艰苦的茂县重灾区。接诊以来,白衣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奏响了一曲曲捍卫生命、共渡危难的英雄赞歌!

    野战医院和野战血站拔地而起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警报并未解除,危险仍在继续。

    5月25日下午,四川青川再次发生6.4级强烈余震,这是继5月12日之后最强烈的一次余震。余震发生后,开设在抗震一线的沈阳军区青川野战医院,立即带领全体医疗队员紧急应对、全力救治。

    10秒多钟后,离医院不远处一座居民楼的墙在医疗队员的目光中轰然坍塌。很快,他们从广播里得知准确消息:“青川地区再次发生余震,震级是里氏6.4级”。

    “立即查看所有帐篷,检查人员和设备情况!”医院院长董刚在第一时间发出指令。

    10分钟后,整个野战医院全部进入接诊救治状态。

    “呜哇、呜哇……”16时39分,一辆救护车从县城城区方向呼啸而至。“左前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尺神经暴露受压!”情况万分危急,必须马上手术,有着14年临床经验的骨科军医王俊生对病人检查后立即与战友展开救治,手法牵引、骨折神经复位、清创、缝合、夹板固定……很快前臂伤情处理完毕,13分钟后,病人前臂恢复知觉。但队员们同时发现,病人下肢感觉减弱,经仔细检查,发现病人胸12脊突后突畸形,“胸12椎压缩性骨折!”马上平放、自然复位……经过一系列抢救,不久,伤员大小便恢复正常。

    急救小组还没来得及喘息,一名满头鲜血的儿童被送进急诊室。“病人呼吸急促、躁动、双目向右侧凝视!”“重度颅脑损伤!”“马上止血!脱水、降颅压!”“准备开颅手术!”“手术需要输血,马上联系血源!”但地震后的青川县,已无法提供血源。

    急救组再次果断决策“病情危急,马上向广元市后送”。几分钟后,一辆专用救护车载着这名受伤儿童向广元市方向疾驶而去。

    6.4级余震发生后,小的余震仍在继续。一名阑尾穿孔患者病情十分危急。

    一场在大地摇晃中挽救生命的战斗,一场勇气与病魔、现代科学与自然灾害的较量即刻打响。手术舱展开,麻醉机运行,呼吸机运行,消毒、切开,一道道程序、一个个步骤,在队员的熟练操作下稳步进行。

    55分钟过去了,“阑尾根部逆行切除术”顺利完成,伤员转危为安。

    残酷的地震、不停的余震使数以万计的伤员急需输血。野战血站的建立,同样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

    5月26日8时50分,沈阳军区野战血站驻绵阳分站值班室突然铃声大作:“绵阳市安县一位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红军杜月章,急需用血,请求支援!”

    原来,5月12日的大地震,造成老人右股骨下段骨折,严重贫血,现住在济南军区153医院野战方舱医院的老人急需立即输血。

    为了尽快将200毫升血浆和200毫升O型红细胞悬液送到医院,杨昕一刻也没有停歇。取血、验血、化浆……一整套准确无误的动作流程下来,前后不到3分钟。

    节骨眼上,车和司机都不在。情急中值班医生杨昕灵机一动。

    “找共建单位绵阳联通公司。”

    3分钟后,公司总经理孟相柱开车疾驰而至。

    紧接着,贴有“沈阳军区野战血站送血车”大红条幅的捷达轿车,飞速地驶往153医院。10时30分,新鲜的血液缓缓地输入到老人的身体。

    10分钟后,老人渐渐苏醒过来。

    截至发稿时,沈阳军区医疗队建立的两个野战血站他们已先后向北川、绵竹、平武等地震灾区的医疗机构、医疗队等输送各类血液700余袋、血浆近两万毫升,提供技术指导30余次,利用运血车进行配血、化浆40余次,使灾区大量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让现代化医疗装备驰骋灾区

    强地震导致驻地医疗机构基本瘫痪,由野战远程会诊车、野战放射线车、野战手术车等医疗装备组成的医院“红十字”方舱开到灾区一线,成为救治灾区群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5月30日11时22分,沈阳军区绵竹野战医院政委张文教突然接到驻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电话:一名灾区群众被地震倒塌的房屋砸伤右膝,目前伤口恶化,急需救治。

    医院白晓忠副院长奉命迅速带领3名医护人员赶往东岳村受灾群众安置点。野战急救车在颠簸的土路上拉着警报疾驰,11分钟后,医护人员找到了患者,此时他已高烧39度、伤口不住地渗出脓液。“马上转往后方医院治疗。”白晓忠副院长根据患者病情果断地作出决定。

    11时40分,野战急救车到达医院。骨科王海州医生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后,结合心电、血压检测结果,立刻下达医嘱:清洗伤口,拍片查看是否骨折,然后确定手术。

    11时47分,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走进野战放射线车。医生启动放射线车X线影像诊断机,对患者受伤的右膝进行扫描拍片。10分钟后,片子报告显示:未见骨折创面,初步诊断外伤右膝髌前骨滑囊炎。

    白副院长看完报告后,决定利用野战远程会诊车,与沈阳第202医院的骨科专家组织会诊,以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12时25分,远程会诊车雷达打开,卫星会诊系统启动。白晓忠副院长与202医院骨科主任白巍视频连线,报告了患者病情、拍片结果,与白主任交流了初步的治疗意见;白主任与其他3名骨科专家听取汇报后,建议给予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并着重强调了手术的细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2时37分,经过认真的消毒,患者被抬进野战手术车。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手术车与三级甲等医院的手术室相差无几,麻醉师为患者实施了硬膜外麻醉。3分钟后,麻醉起效,医生王海州、丁海娇和3名手术室护士为患者成功进行右膝髌前滑囊切除术。

    13时16分,手术完毕。半个小时后,患者在医护人员观察下逐渐恢复意识。

    现代化的医疗装备在给抢救灾区群众生命的同时,也同时给舍生忘死排险的无畏官兵,提供了坚强的生命保障。

    5月29日清晨,北川擂鼓镇500袋堆积的漂白粉遇雨水后,发生自燃产生大量氯气,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武警四川某部官兵舍生忘死,闻讯突击排险,19名官兵当场氯气中毒,生命极度危险。

    7时50分,沈阳军区北川野战医院内,在联勤部副部长周建平的亲自指挥下,一场争分夺秒抢救中毒官兵生命的战斗迅速打响,野战远程会诊设备也同时开通。

    “喂,是解放军307医院解毒科王文斌主任吗?我是沈阳军区北川野战医院……喂,是解放军总医院吗……”最先进的野战医疗装备,把全军顶尖的解毒专业医疗专家瞬间“请”到抗震救灾一线。

    10分钟后,专家远隔千里对“吸入性急性氯气中毒”提出了会诊治疗意见。经过近1个小时的紧张抢救,19名中毒官兵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