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1日
星期

固有行为模式被职场放大
适应工作环境需转变心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1    [打印] [关闭]
    大量的职场心理咨询使我对“办公室政治”领教了很多。初看“办公室失语”的标题,我不免倒吸一口气,做好了面对惨烈的心理准备。但通读下来,我却释然地舒了口气——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失语”的原因,并不是职场环境多么恶劣、同事多么不容人,而是他们入职前本来就存在某种行为和思维上的缺陷。入职后,这些缺陷被放大了。

    学生时代的小蔫应该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上课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过于狭小的视野使她内心充满了自卑,“她不爱发言,也不爱提问”,是怕自己不如别人,更怕别人发现这一点,因此缺乏表达自己意愿的动力和勇气。尤其是在她认为比较优秀和权威的人面前,小蔫更是不敢说话,以免“露怯”。

    在不少职场“菜鸟”身上,我们都会看到小蔫的影子:怕说错话丢脸,在前辈面前丢面子挨骂,于是她选择了“逃避和尽量不说”作为应对方式。短期看来,“小蔫整天笑呵呵的,没什么脾气”,可能确实是职场初期一种不错的自保方式,但问题是,时间长了,“失语”状态会让她变成职场隐形人,有什么需要讨论的问题,同事们谁都想不起来征求她的意见。

    可见,作为职场中人的小蔫的“失语”源于自我价值感低。

    大学时代的晓波书生意气,“在校园网上叱咤风云,被无数‘粉丝’当成意见领袖”,这无疑强化了他遇到什么问题就发表自己观点的行为习惯。初入职场,在不了解企业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的情况下,他“针对某同事发的业务讨论帖,写了好大一篇回复,详细阐明了业务部门和支持部门之间‘应该’的关系,观点针锋相对,措辞也比较犀利,内容涉及了公司好些个部门”。

    “论战风波”引起了同事们的议论并直接导致晓波被领导谈话,“他才意识到自己扮演了职场上一个不怎么光彩的角色”。这种“愤青”状态,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可能扰乱整体秩序,成为团队的不和谐不安定的因素。

    于是他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基于“避祸”心态的“失语”。而这样极端的方式,又与他冲动型的行为模式有关。

    透过两位主人公“办公室失语”的经历,我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职场新人要想“赢在起跑线上”,就要在入职之前,盘点自己过往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看看是否存在什么缺陷,是否适合职场对职业人的要求,如果发现差距就一定要花大力气进行改善。

    对视野狭小羞于表达的小蔫来说,在工作了两年之后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算太晚。谁都要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过程,只是不要将自己定义为“小可怜”,明确地告诉自己,现在是“二次学习”的过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虚心地向周围所有的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同时接受自信心培训来提升自我价值感。

    而对学生时代过于张扬的晓波来说,过早地“锋芒毕露”暴露了他不谙职场规则的弱点,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幸好,随后的“失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祸”的效果。但因为“失语”时间过长,已经影响到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他现在应该做的,是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进行人际沟通训练,尽快从被动压抑的状态中走出来,以更加理智和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面对职场。

    最后我想告诉那些刚刚或者即将走入职场的“办公室新人”,你在大学期间的优秀和勇往直前并不是赢得职场的充要条件。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和职场对人的要求和评价体系不是重叠的。所以心怀敬畏,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去审视周围环境,确认自己的业务能力、职业形象、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上与环境要求的差距,并尽力地缩短适应周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