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

废墟上绽放绚烂之花

——记贵州青年志愿者赴四川抗震救灾
本报记者 孙晔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3    [打印] [关闭]
    这是两个“战友”之间的拥抱——

    因为出席共青团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团四川绵竹市委书记范晓华和贵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杨震有了一次在北京见面的机会。“汶川特大地震,让我们成了生死之交,我们的救援队离开四川时,范晓华也是这样抱着我哭。”杨震说。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与四川相邻的贵州也有明显震感。当晚,团贵州省委决定迅速组建一支青年志愿者医疗救援服务队,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战斗“集结号”一吹响,志愿者报名热线被打爆了。有人干脆直接带着行李、帐篷、药品,在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等候。仅5月13日,登记在册符合标准的报名人数就有1000多人。

    5月15日上午,在队长杨震的带领下,贵州青年志愿者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救援服务队的130名队员,20余辆汽车和10余辆装满食品、药品、医疗机械的货车,启程奔赴四川。

    当晚队伍到达德阳后,根据当地团委统一安排,即刻赶往重灾区绵竹的玉泉、遵道、九龙、汉旺、板桥、清平等乡镇进行医疗救护。

    到达灾区后,志愿者们发现当地生活物资极度缺乏,随即组织一切力量,为灾区捐赠大米、矿泉水、帐篷、消毒器具等急需物资。针对灾区群众极度欠缺卫生防疫知识的情况,志愿者张罡连夜赶到重庆市印制了10万份灾区卫生防疫手册,发放给受灾群众。

    “在灾区,只有两个词:心痛、感动。”贵阳铭楼医院的志愿者黄彬说,看到震区的情景,志愿者们迅速投入工作,连洗脸、吃饭都顾不上。临时搭建的救治台前,到处是伤病群众,医疗志愿者们忙着一个个收治,几天后,50多岁的黄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只能坐着进行手术。

    服务队还组建了5支流动救护队,深入偏远村寨为受灾村民进行治疗、救助。搜救志愿者宁华每天要背着60多斤的药品、食品、担架等物资上山救援。狭窄陡峭的山路非常危险,一侧是不断滑落石块的山体,另一侧是水流湍急的河流,一趟来回就得三四个小时。“一想到山上有人等着,就顾不得这么多了,再危险也得上去。”他说。

    在灾区,队员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不同程度的危险。志愿者江铃回忆了16日晚上让人胆战心惊的一刻:“深夜12时半,外面突然很吵,起来一看,好大的风,像是龙卷风。我们存放医药的11顶帐篷全部被刮上了四五米高的空中,翻了两辆车,当时有个队员就在附近,幸好没受伤。”

    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青年志愿者们默默无闻地救护每一名伤员。“埋头干,拼命干,做自己分内的事”是志愿者一致的信念。服务队在绵竹共救治受灾群众6000余人。

    服务完毕准备返回贵州时,志愿者们已经和灾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志愿者们的衣服上留下了许多感谢的话语:“你们的救援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一定会坚强,一定会重建家园。”“你们不怕危险,给我们送来食品、药品,十分感激!”……

    一回到贵阳,志愿者颜昌峰立即给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汇去50万元捐款,在绵竹修建一所希望小学。

    “非洲菊象征不畏艰难,康乃馨代表思念、尊敬……”颜昌峰又精心挑选送往灾区的鲜花品种,志愿者们跑遍了贵阳市区每一个花卉种植基地、花店,又紧急从云南调运60万支玫瑰,终于凑齐了200万支鲜花。“分别时,我们承诺,再来时,我们会带来鲜花!”颜昌峰说。

    5月31日下午,10多辆大卡车、吉普车组成了一个车队。“绿丝带·鲜花·精神家园——贵州绿丝带志愿者在行动”队伍启程赶赴灾区,随行的还有10多名园艺师志愿者,专门护送鲜花。

    “家毁了,人还在,山垮了,精神不倒。我们要用鲜花,帮助灾区群众重建精神家园。”绿丝带志愿者队副队长郭启东说,只要四川需要,志愿者们将随时赴川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