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

“两馆一地”融入社会教育网络

本报记者 戴袁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5    [打印] [关闭]
    日前,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该院准备建立江苏数字博物馆,将全省的博物资源上网展览。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未出现省级数字博物馆。

    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走进博物馆两至3次,而在我国平均每8人一年走进1次博物馆。真正的观赏,应是到博物馆看原物,网上“数字博物馆”是吸引观众来博物馆的一条途径。住在该馆附近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教师说,南博免费开放,改变了以往博物馆变相地成为“文史馆”或“文物仓库”,人为埋没文物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状况。

    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馆长计建平介绍说,他们将调整一些展出内容,并带着自己制作的展板和电脑课件,到高淳和六合西部等僻远地区,举办流动展览和讲座,使纪念馆展出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先后与北京中关村中学,上海市西中学、七一中学以及安徽、陕西和江苏省的70多所大中小学校建立了共建关系,每年配合这些学校搞好主题队会、入团、入党、成人宣誓仪式等各项专题活动。该馆还和南京南湖一小、二小的100多名学生,组建了南京和平鸽艺术团,与日本和平友好团体联袂演出。

    与此同时,不断有青少年希望留驻在“两馆一地”。在南京博物院,记者见到请求成为该馆志愿者的留言。在“遇难同胞纪念馆”,许晶、张杰、董丽莎成为该馆新一批的志愿者。

    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观察了这些现象后评论说,免费开放不仅拉近了公众与“两馆一地”的距离,使公众的文化体验比以往更加便利,同时也加快了“两馆一地”融入社区、融入校园、融入社会的步伐。他们通过与学校等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相互配合,纳入社会教育网络,这对于形成核心价值、构建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师大教务处博导张连红认为,“两馆一地”的展览,涉及艺、文、史、地等多学科知识,是丰富的、可共享的教学资源。因此,伴随“两馆一地”免费开放,学校应争取将博物馆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和教学计划,纳入德育、美育等课程。

    本报南京7月2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