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

当心!象形人变成拼音人

本报记者 张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5    [打印] [关闭]
    早在1987年,诗人欧阳江河就有种文化焦虑。

    在名篇《汉英之间》,他感叹:一百多年了,汉语和英语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国人“把汉语看作离婚的前妻”?在外来文化侵袭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一个象形的人变成一个拼音的人”。

    20年过去了。2007年,学者钱理群公开表示:现在北大的学生都能讲流利的英文,可是有的学生中文却很差,是“太不正常的现象”。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危机问题,或许应该以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英语的影响能小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王一川在采访中这样反问。他认为,英语的强势地位与政府的提倡有关。全国大学生都在忙着准备四、六级英语考试,升学考英语,晋升考英语,许多用人单位还规定应聘者不过英语六级就不能录用。

    “我们那儿新招的硕士、博士,研讨会发言时,问题讲不完整,论证书文不对题,逻辑错误,这真不新鲜。”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中心副主任徐挥认为,本科学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要占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4年前,一项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显示,19%的大学生选择了“几乎全部时间”,56%选择了“大部分时间”,16%选择了“正常学习时间”,只有9%选择了“很少时间”。

    上海市今年规定,上个学年获得学科类竞赛和科技艺术类竞赛项目个人一等奖的部分应届高三学生,高考可获20分加分。而获得“优惠”的学科里,有英语,没有语文。

    许多语文教师说,目前“大学语文”普遍仅有30个左右的学时、两个学分,原因在于语文课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官方地位,也没有英语等级考试那样的市场推动力量。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登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段兆兵,通过对我国外语政策的研究后呼吁:要保证“母语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绝对优先地位”。

    他们认为,在我国英语只是部分人一定程度上使用的语言,不是我们的民族语言,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一般概念上的第二语言,不可能在绝大多数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两位学者指出,对于涉及全国各个行业、影响全民的英语活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加以规范”。

    1492年,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得到了第一本现代欧洲语言的语法书——安东尼奥编的《语法大全》。女王问:“这本书有何用处?”

    她得到的回答是:“女王陛下,语言是一个帝国最有力的工具。”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