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
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政委符廷贵在第一时间签署部队调动命令,第一支救援队
在6个小时后飞抵灾区,8支医疗队自北京、天津、河北唐山迅速开往汶川——

“可乐男孩”从他们手中生还

陈才胜 蒋永胜 本报特约记者 罗路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5    [打印] [关闭]
    汶川大地震,三军大救援。5月12日下午,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政委符廷贵在第一时间签署部队调动命令,担负国家救援队主要力量的某集团军工兵团150名官兵快速集结,于地震发生后仅6个小时就飞抵都江堰。同时,各所属医院紧急动员,快速做好准备,随时整装待发。

    5月14日傍晚,军区总医院由骨科专家领衔的“华益慰医疗队”出征,261医院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心理防疫专家出征,组成多支医疗队飞赴成都,迅速赶往都江堰和汶川。5月16日,由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名军医组成的抗震救灾防疫队赶往安县。5月17日,255医院162名医护人员携带我军最先进的野战医疗方舱从河北唐山启程。

    大地震发生之后,从都江堰、绵竹、汶川、北川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人们看到了他们。“可乐男孩”获救,“阳光女孩”获救,被埋164个小时的李明翠获救,被埋178个小时的马元江获救。在一个又一个生命被救的奇迹中,人们记住了他们。

    他们就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救援队。

    震后一小时整装出发、六小时千里飞抵灾区,仅一分钟就发现深层废墟中的幸存者——临危受命迅雷出击

    5月12日22时许,都江堰市中医院、新建小学和聚源镇中学,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温家宝总理,正在查看灾情。在新建小学,他两眼湿润。“有一支专业队伍马上就到。”在都江堰市中医院,他这样安慰失踪人员家属。

    凌晨时分,一支救援队果然出现在群众面前。

    兵贵神速,他们在接到命令后仅用14分钟就从位于北京房山的驻地出发,震后6个小时就抵达灾区。他们携带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救援设备。12只搜救犬中,有历次救灾中的功勋犬,有全国比赛的冠军犬。

    带领这支队伍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副参谋长张明三言两语作完部署,团长王洪国带领两个支队负责聚源镇中学,副团长刘向阳带领一个支队负责中医院和新建小学。

    仅一分钟,队员们在聚源镇中学就发现一名废墟下的幸存者。一小时以后,在中医院成功救出第一个幸存者陈道东。两小时后,他们又连续救出两名被掩埋的女性。

    13日一天,大雨未停,队员们共救出24名幸存者!

    奔袭汉旺,飞兵映秀,驰援北川,4个昼夜一刻未停,转战4个重灾市县、48个作业点——昼夜鏖战争分夺秒

    13日23时,淫雨倾盆肆虐着巴蜀大地。刚刚完成都江堰救援任务的工兵团官兵,突然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发来的急电:绵竹市汉旺镇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灾情严重,急需救援。

    夜暗雨疾、道路陌生、障碍重重,他们强行军200多公里赶到汉旺镇,在专家综合楼和东汽中学同时展开营救。

    为了抢夺每一分钟,官兵们轮番作业,救援行动62个多小时一刻未停。官兵们只啃了几口压缩饼干,每人靠一瓶矿泉水维持下来。

    数名学生获救,3位“国宝级”专家获救……官兵们刚直了一下腰,出发的哨令又响起来:兵分两路,支援映秀、北川。

    北川,山高、路险、坡陡。他们大路不通走小路,小路不通走山路。汽车不通就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装备,在泥泞的山岭间徒步疾行。

    副团长刘向阳带领一支分队,乘直升机飞抵汶川映秀镇,立刻赶到镇工商所宿舍楼坍塌现场。大家已经三个昼夜没有合眼了,没有吃过一口热饭,搜救犬也累得不愿挪步了,官兵们用身上仅剩的半瓶矿泉水喂它、冲它的头,让这些无声的战士重新振作起来。

    “搜!”一声令下,人工搜索、仪器搜索、犬搜索,同时展开。

    “汪!汪!汪!”一接近废墟,功勋犬“战神”、“啸天”一阵吠叫。“有幸存者。”队员迅速确定幸存者具体位置,展开营救。

    很快,代理排长魏庆锋钻进废墟的夹缝中发现并成功营救出一名幸存者。

    “可乐男孩”获救,“阳光女孩”获救,被埋164个小时的李明翠获救,被埋178个小时的马元江获救——生死救援屡创奇迹

    时针无情地指向5月15日14时28分,救援的72小时“黄金时间”已过。

    此时的东汽中学,一场救援已经持续了40多个小时。

    对薛枭和马晓凤这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了48个小时,仍然没有成功。薛枭告诉队员张健强:我只能坚持20分钟。队员张健强拿来一根长棍,把矿泉水瓶盖子拧松,绑在木棍上,小心地递给他,张健强开始以平和的语调对薛枭进行心理支持:“出来后,你最想干吗?”“喝可乐,冰镇的。”“好,我给你买可乐,你给我买根雪糕吧”“没问题。”在张健强的鼓励下,马晓凤也带着薛枭唱起了《坚持到底》。

    此前,救援队已经在这里连续救出9名幸存者。薛枭和马晓凤被压埋在最深处。为了打开救援通道,他们尝试了好几个方案,最终决定从正面进入,由上往下斜着打一条通道。

    这是危险性最小的方案,可是刚掘进到两米多,突然一块预制板松动,通道顶部出现坍塌,砖石、水泥、碎屑雨点一样倾泻而下,队员卢源泉紧急避险,被砸伤了腿骨。队友连忙把他连拉带拖救了出来,他却说:“没事,别管我,快去救人。”

    何宏卫、张健强运用方木作支撑,戴了三层口罩,但还是被灰尘呛得直咳嗽,接连换了五副手套,手上血肉模糊。

    22时20分,营救通道终于打通了。

    两个被压埋了80多个小时的孩子立即表现出了他们孩子气的一面:马晓凤出来时,突然说:“叔叔,给我在这照张相吧,我要记住这一刻。”队员们要把她扶上担架,她若无其事地挥了挥手,微笑着走下废墟。

    成功营救49名幸存者无二次伤害,找出1080名遇难者遗体全部妥善转移——大爱托举生命尊严

    生命高于一切。被困废墟的幸存者,期盼被活着救出,也祈望肢体健全地生还;逝者虽无语,但需保持一份尊严离开尘世。

    在都江堰中医院,一位受困废墟中的老人,左手和脚被一根大梁压住。一支救援队想了不少办法,营救数小时,无可奈何之下,决定对老人截肢。就在医生要打麻药时,工兵团一支分队及时赶到。“慢!”支队长杜国平仔细观察后,他非常肯定地说:“我们能完整地救出老人。”他指挥队员们用长短不一的粗木,对预制板进行支撑加固,拿来充满气后能顶起68吨重物的气垫塞入缝隙,巨大的横梁被缓缓顶起。一个多小时后,老人被成功救出。

    生命至上,大爱无声。每次营救,官兵们总要先找来木板、铁皮,把幸存者裸露的部位遮住,以免被余震中滚落的瓦砾、碎石砸中;每挖出一具遗体,队员们都要认真清理,用布包裹好,妥善交给亲属或志愿者,让遇难同胞安详而去。官兵们说:“尊重生命,是救援者的最高追求!”

    此次赴川抗震救灾,北京军区某工兵团成功救出幸存者49名,每一名都没有受到二次伤害;清理遇难者遗体1080具,每一具都完完整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