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7日
星期

青年乡土专家“土话土嗑”讲农科

本报记者 亓树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7-27    [打印] [关闭]
    “牛偷吃了苞米面咋办?”

    “及时灌点小苏打、吃点促进倒嚼的药就好了。”

    “小牛犊子吃了凉奶,拉稀咋整?”

    “这和小孩子吃凉奶一个理儿,吃点乳酸菌素片和管拉肚子的药就行。”

    “老牛下完犊,发烧不吃草,还总撅着尾巴,是咋回事儿呢?”

    “子宫感染引起的,给点消炎退烧的药,再给点促进倒嚼的药增强食欲。”

    农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这是近日团大庆市委在杜尔伯特县开办的“奶牛常见病的防治专题”讲座上的情景,与以往不同的是,主讲人不是省市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而是土生土长的“青年乡土专家”——奶牛大王祝东彬。地道的东北方言,实用的奶牛技术,让农民们听得“特解渴”。农民李宝国高兴地说:“这‘土话土嗑’,听得再明白不过了!”

    “所谓青年乡土专家,就是在种植和养殖行业中掌握了先进技术的青年能人。”团大庆市委书记牛玉全解释说,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既有技术又有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向农民传授的新技术和致富经验通俗易懂、可学实用。

    今年年初,团大庆市委评选表彰了全市首批20名青年乡土专家,覆盖了獭兔养殖、蔬菜大棚、水稻种植、无籽西瓜等14个行业的青年带头人。目前,这20名青年乡土专家纷纷走上农村科技讲台,走村串户为当地农民讲起了“致富经”,至今已举办各类讲座63场,格外受农民欢迎。长年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从殿和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乡土专家”的指导,他感激地说:“以前种柿子、黄瓜遇到的疑难杂症,如今可知道咋治了!”

    据记者观察,与专家学者相比,青年乡土专家的理论水平并不高,但他们讲课时用的都是“行话”,农民一听就明白。“讲座”都采用问答式,一回一答解决实际问题,农民都评价“管用”、“实用”。比如“注射农药”,说明书上写着“一次注射二铵50毫升”,农民们就弄不明白,乡土专家说“一把土就妥了!”大家都懂了。

    除了传授技术,乡土专家还引发了“示范效应”。肇源县和平乡村农民马传金是大庆市首批乡土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今年才25岁,就办起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獭兔养殖场,他的致富经验吸引了同村的几个小青年,纷纷努力向他看齐。

    让胡路区喇嘛甸镇三胜村农民李春光,掌握“43”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技术后,培育的瓜果蔬菜供不应求,农民送给他一个绰号——温室蔬菜种植大王,名气比村委会主任还大。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大部分农民也盖起了温室大棚,他不但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农民,还帮助农民推销产品,带动了当地一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规模效应。

    日前,团大庆市委聘请专业摄像人员,用一个月时间录制完成了首批“乡土专家”系列讲座光盘。这套光盘被制作成1000套共5000张,无偿发放到全市495个自然村的团支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农民观看,许多农民还争相借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