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区青年喜欢上联谊会
调研揭示“双高”区青年工作难题
在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等院校被称为“双高”,是团组织开展青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海淀区是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80余所高校坐落于此,海淀区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在校大学生总数的79%,每年有两万余名大学生和五千余名研究生从这里毕业。
团海淀区委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缺乏实习见习机会”和“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了解”成为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大量高校学生渴望实践机会,而许多需要实习生帮忙的社区、企业却找不到门路。”团海淀区委书记曹宇明介绍,海淀区的高校与团区委等基层团组织的沟通非常有限,“缺少联系,就算工作有交集,大家也都不知道。”
除了高校,海淀区还是各类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乐园”,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就有万余家青年创智型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的员工大多不足35岁,一些年轻企业的老总自己也是青年。
“这些企业一般没有团委,仅由一名员工兼任企业青年工作负责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团工委书记申宏艳说,高新技术企业的青年工作不好做,“非专职人员很少有时间兼顾青年工作,而且园区内许多企业都有上级主管单位,几家企业联合起来搞次活动,还要报送上级审批,比较繁琐。”
困难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由此海淀团组织开始了新的尝试。
高校联谊:一纸协议,一份承诺
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张敏(化名)是《团海淀区委与驻区高校团委合作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的直接受益人。
这份签署于2002年7月的议定书,宣告了海淀区高校团委书记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的成立,同时规定了团海淀区委与联谊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议定书约定,团海淀区委应“创造条件,积极向各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机会和渠道”。第一批10余所高校团委书记在议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自此,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团区委的“实习订单”。
迄今已有200余名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了海淀区委、区文明办、区教委等政府部门的实习机会。
张敏就是在这一平台上被介绍进海淀区委统战部实习并最终被实习单位录用。
“在高校团委与团区委之间搭建一个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拓宽青年工作领域,促进合作是这个联谊会最根本的作用。”团海淀区委副书记张鑫说,如今已有33所高校团委书记加入了联谊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书记胡伟很庆幸自己能在2005年上任伊始便与联谊会取得了联系。他从团区委得知海淀区某街道边缘青少年较多,不好管理,于是就组织了一群社会学系、心理系的学生定期到该街道对边缘青少年开展辅导、帮扶工作。胡伟说,这样的例子在中青院还有很多。
联谊会:青联模式的区域化延伸
高校团委书记联谊会的成功运作让团区委尝到了甜头,紧接着,中关村青年联谊会、北部新区青年联谊会等相继成立。前者着力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开辟交友、婚恋途径,后者则期望通过联络海淀北部地区优秀青年企业家为北区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2007年农历七月初七,由于参与人数过多,第二届海淀园七夕鹊桥会活动不得不拆分为上午、下午两场,另设三个分会场。中关村上百家企业800余名IT精英通过主办方组织的各种搞怪游戏熟悉了起来。
海淀科技大厦会场内,300多名单身男女围坐在几排长桌边,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有些人已聊得热火朝天。会场外的走廊上,迟到的年轻人因为挤不进去,只能在门口聊天。
在海淀园,这类联谊交友活动去年参加人数达1800余人。
中关村科技园区某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工作负责人周礼扬是中关村青年联谊会会员,他告诉记者,除“七夕鹊桥会”活动外,他还经常组织公司青年员工与其他联谊会成员单位青年开展篮球赛、足球赛等活动。
在海淀广大的北部农村新区,一批大中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老总们则数次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问题聚首。
“我们驾校的工作人员中有70%是农民工,他们退休后只能拿到一笔一次性补贴,许多人对此不满。”海淀北部新区青年联谊会会长、海淀驾校校长张燕晨带头在联谊会全体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引起了联谊会众多会员的重视。“许多企业的老总还没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退休员工,但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张燕晨说。
张燕晨告诉记者,联谊会会员彼此熟悉后,开始迸发出合作共赢的火花,“有的企业过去总是从外省进口生产产品所需的零部件,通过联谊才知道,附近就有企业在生产价廉物美的同类产品,大家一拍即合,互惠互利。”
“通过联谊会,既可以更好地为青年提供服务、凝聚青年,也可以帮助企业家等青年骨干拓展工作空间,而且工作起来更有针对性。”曹宇明说,联谊会是团海淀区委在总结青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淀区域发展特点所做的一种变通。“其实联谊会不过是一种形式,本质是团组织为各种社会形态的青年组织提供合作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