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关痛痒的机械表扬
“换个角度说,你的孩子很擅于将所在环境中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是吧?”我没心没肺地回答。对方回我一个不可理喻的白眼,不吭气。
“为什么做了家长的人,都那么容易焦虑呢?对孩子保持一种赏识的态度就那么难吗?也许他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注……”
没等我说完,对方愤怒了:“我还不赏识他?从他会用蜡笔在墙上画道道那天起,我就天天夸他字写得好,画画得好,歌唱得好,连吃顿饭我都忘不了夸他用筷子用得好!有用吗?”
哦,天哪!我连忙安抚这个可怜的母亲。同时心中感慨:又是一个误解赏识教育的人!
谁说赏识教育就是一个劲儿地夸孩子?换过来想想,要是你身边有个人天天没事找事地夸奖你,你会因此就自信倍增?继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
我们的孩子的确需要表扬,因为中国的传统忽视与家人表达正面的意见。常常是家长希望孩子聪明,反而总说孩子笨;希望孩子懂事,反而总说孩子不懂事。但是,赏识教育,只重“技”而不重“道”,只用方法而不掌握理念,是远远不够的。那些不切实际、无关痛痒的机械表扬,我们自己听着也不舒服。
打个比方:假设你一早赶到办公室开会,遇到一个熟人,把你上下打量一番,说:“哟,你总是穿得这么光彩照人!”你——
可能会感到怀疑(他是在敷衍我?要不就是不懂时尚。)
可能会急于否认(总是光彩照人?幸好,他没看见我一小时前的样子!)
可能会带来压力(我下次开会该穿什么啊?)
可能会感到被控制(这个人在讨好我,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或者,关注到自己的弱项(还好这条裙子遮住了我的两条大粗腿。)
当然,这些猜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被夸奖的人自己,并不相信自己是“光彩照人”的。相反,如果你对自己的装束充满信心,夸也好、骂也好,都不是问题。
孩子需要的,也是父母传达给他的这种信心,而不是简单的夸奖。
那么,赏识是什么?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沟通,是平等。赏识的内涵与外延远远超出表扬,表扬只是赏识的一种手段和形式。表扬一个孩子,我们只需要竖竖大拇指,鼓掌,表扬。而赏识的本质呢?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天然的美好态度。
做家长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
你会怀疑你的孩子不会走路吗?即使他两个月的时候不会翻身,五个月的时候不会坐起,八个月的时候站不稳?
你不会。
所以,不论你的孩子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摔多少个跟头,绊多少个跤,你都不会焦虑,你都会笑呵呵地陪伴他,守候他,并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天由衷地开心骄傲。
怎么孩子长大了,爸爸妈妈就把这些都忘了呢?
我们也可以,并且应该像坚信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会自己走路一样,坚信他会成长为一个正直勇敢、脚踏实地、对自己认真负责的孩子。
抱着这样的态度,用最自然的方式与孩子相处。感到开心的时候就表达你的开心,需要等待的时候就陪他耐心等待,甚至孩子做错的时候就指出他的问题。至于表扬与否,都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