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显示近九成公众肯定信访问责制
“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66.1%)、“三农问题”(57.9%)
信访问责规定的出台,是否会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成为促使信访工作改进的“上方宝剑”?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查调中心通过益派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3204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89.2%)公众对此持肯定态度,其中37.9%的人对此表示“坚决支持”,认为“信访工作会焕然一新”;51.3%的人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改进信访工作的重要一步”。
这是第一次就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作出规定
“就像踢皮球,推来推去,谁都不受理,谁都不解决,都怕担风险、找麻烦。”河南省一位曾从事信访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说,一名来访群众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工作没有了,生活上也一塌糊涂,可工作人员谁也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规定》和《解释》出台后,一名北京网友留言,现在有了信访问责这把“上方宝剑”,以后再有谁拿老百姓不当回事,就给他们亮亮这个新规定!
“今后,不接待信访群众不行,不认真接待也不行,光耍嘴皮子不按政策办实事不行,拍桌子、打板凳吓唬人更不行。只有按中央精神办事才行,只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行。”人民网上一篇评论这样写道。
1951年,信访工作开始成为中共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成为群众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冲突的重要途径与方式。随后信访制度不断完善。2005年5月,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正式施行,力图将信访工作推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对于此次发布的《规定》和《解释》,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表示,这是近年来第一次对某一领域违纪行为,同时发布党纪、政纪处分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遏制信访中的推诿扯皮,把责任落实到领导身上,可以减少信访矛盾积压,疏通信访通道。渠道畅通了,矛盾就有了及时化解的可能。”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定剑说。
47.5%的人认为信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说,“群众把我们看作希望,我们不能让群众失望。”这句话道出了一些信访群众的心声——信访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希望。
调查显示,47.5%的人认为“信访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40.6%的人觉得不好说,11.9%的人表示反对。
当前信访问题最集中的领域是什么?74.5%的人认为是“干部作风不正和违法乱纪问题”,66.1%的人选择“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接下来依次是:“三农问题(57.9%)”、“城镇拆迁安置问题(46.5%)”、“环境污染问题(44.5%)”、“涉法涉诉问题(37.5%)”、“基层机构改革中的问题(30.9%)”。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柏瑛认为,如果把我国的行政体系看作一个运转的系统,信访处的位置应该是末端,公共政策出现了问题才会在这里显现出来。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民权利意识慢慢苏醒,整个社会像是‘权利井喷’。信访就充当了群众表达权利诉求的一个重要出口。”孙柏瑛说。
但从事了20多年信访工作的张云泉也不得不承认,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的岗位。“信访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怒气冲冲的脸,碰到的是一个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做不尽的是烦事、难事和窝囊事。”
“一个县级信访局没几个人,可信访群众一来就要信访局给他们解决问题。信访局不是职能部门,我们很多时候只能向群众解释政策,效果其实很有限。”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信访工作者说,信访机构承载了太多、太重的负担。
希望善待民情能成为接访者的工作常态
在《规定》和《解释》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恩玺曾表示,目前全国信访总量仍然高位运行。
“群众更多依赖于信访的原因是:第一,个人遇到问题就要直接面对强势的权力部门,力量不对称;第二,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要付的成本太高,许多老百姓难以承受。”一位时评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可以尝试让地方信访机构垂直接受中央或省级信访部门领导。有问题发生时,地方信访机构的解决办法不是等领导批条子,而是司法救济信访人。
“信访部门主要起的是搜集、反馈信息的作用。”孙柏瑛则表示,建立政府强有力的日常回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为关键,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相关职能部门。
针对当前的信访制度,有一点被很多人认同——“应改变目前大部分地方‘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设置,将党政机关和信访机构分离,以促进之间的监督和协调。”调查显示,47.6%的人对此表示赞同。
“要充分实现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置于公众眼皮下,信访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调查中一位受访者表示,新规以制度的形式,对接访人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善待民情能成为接访者的工作常态。
完善我国信访工作,公众还有什么建议?调查中,66.7%的人首推“强化信访责任追究制”,62.9%的人要求“做到信息公开,实行阳光信访”,55.9%的人建议“完善人大信访,保证人大能够履行法定职权”,还有50.8%的人认为应该“加强信访法制化建设,将信访制度改革纳入整个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