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阜康
7月18日,李绍海市长带队,民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以及乡镇的领导随行,一起到小泉村现场办公,解决赛买提的问题。
赛买提曾经是一名煤矿工人,1988年,他作为待安置人员离开煤矿。再后来,煤矿几经转手,他的档案也被人遗失了。这下,赛买提办理养老统筹的愿望迟迟没能实现。
没了工作,没有种地技能,虽然有亲友的接济,赛买提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
7月8日,赛买提委托别人把他的信访材料交到了信访接待调处中心。这一天,恰逢市长李绍海的接待日。“赛买提的情况,你们怎么看?”李绍海问被他召集到调处中心的有关单位领导,“也许,这个事情只是百分之一,但处理不好,那群众对我们就是百分之百的不满意!”
在李绍海的主持下,随行部门领导现场拍板,马上为赛买提和他老伴办理每月每人80元的农村低保。同时,乡政府和市民政局也把他们列为了救助对象。赛买提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是有了着落。
“只要真心为百姓着想,办法总是有的。”李绍海说。
6月10日,阜康市信访局成立信访接待调处中心,设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信访、投诉等4条专线24小时接待群众来访,并限时解决投诉问题。
“我们怕群众的眼睛,怕他们知道真相后把我们赶下台。”一些乡领导不无担心。
“畏百姓不是坏事,是一种执政理念的进步。只有‘畏’百姓,才会更好地‘为’百姓。为了让更多的为官者‘畏’民,阜康政府尽力将政务透明,让更多的权力行使摊在阳光下。”李绍海说。
“就算能把网上的东西都删去,你能删除留在百姓心中的阴影吗?”
阜康市不大,名气可不算小。
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家著名5A级景区天池在它境内,还因为,2005年7月阜康神龙煤矿发生瓦斯爆炸83名矿工遇难,震惊全国,副市长刘小龙等42名处以上干部受到处理。当地政府和干部的形象一落千丈。
新班子刚上任,还没从百姓的怨声载道中缓过神来,2007年1月4日新年的钟声刚过,阜康市全城停暖,近万户居民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度过漫长的30多个小时。
“当官的都在干什么?政府不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让百姓在严寒中度日,这样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吗?这样的官员能说是以民为本吗?”不满和指责让政府官员抬不起头来,政府成了百姓指责的焦点。
新班子一肚子委曲,停暖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这届和上届市委、政府的领导造成的。
“老百姓的思维是,出了问题就是政府的缺位,就是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李绍海说,“面对百姓的责骂和不满,这个责任我们不能推卸,就是有千条理万条理,在百姓的利益面前,都不是理。”
民怨压得新班子领导喘不过气来。在百度中搜索“阜康”二字,在近万条有关阜康的新闻中,有近一半以上都是和“低温供暖事件”有关的报道。
“其实这两年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变,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但这些发展变化几乎被这事件淹没了。”一位政府官员说。
为了消除负面影响,重新树立政府形象,一些领导也没少动脑筋。一些市领导给有关部门交待了个任务,与国内多家门户网站联系,看能否删除那些刺眼的新闻。但努力以失败告终。
“就算能把网上的东西都删去,你能删除留在百姓心中的阴影吗?”李绍海思索着。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李绍海说,“我们要让百姓知道我们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更要知道百姓是怎么看我们的,让他们监督我们。”
解决利益冲突,需要政治智慧和治理技术。于是,旨在建立透明政府,把公权放在阳光下接受人民监督的政务公开的设计,被提上工作日程。
16位政府职能部门的一把手,成为阜康历史上首批上电视向全市百姓作公开承诺的人。
“不为百姓做事,呆在这个位置上不安心,也坐不稳”
2007年3月10日,阜康市环保局局长赵新刚走进电视台的录像间。灯光打在脸上,他顿时感到血直往上涌,汗水从脑门上沁出。他小心翼翼地把稿子放在台上,面对着镜头开始了他的演讲。
“我,赵新刚,代表市环保局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阜康市全年大气2级以上天数达到85%以上;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噪音、油烟治理等问题……”
“平时台下坐着上百人,我也没有紧张过,那天台下没有一个听众,可我感觉像是有上万双眼睛盯着我,承诺是一言九鼎,这和我平时在台上发言讲话不同啊,我得为我的话负责,承诺不能兑现,我这头上的乌纱帽可是要掉的。”赵新刚至今对那天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现在很“怕”老百姓,也很在意他们的意见。
电视里的公开亮相承诺,很快就让包括赵新刚的”一把手”们感受到了来自百姓的压力。
电视播出的第二天,赵新刚走在大街上就被市民认了出来。“你就是那位在电视上承诺的环保局局长吧。你在电视上承诺要解决单元底楼餐馆的油烟问题,你怎么给我们小区处理?”一名市民把他拦在街头,这是赵新刚平生第一次被人拦在大街上,他感到有些尴尬。更让他下不了台的是,这位市民最后丢下句不客气的话:“15天内不处理好我的事,我就去网络上公布。”
赵新刚感到浑身不自在,愣愣地站在那里。
“平日里我们这些当官的质问别人惯了,突然有人用这种口气质问我,确实有些不习惯。”赵刚描述着当时的心情。
“整个人像是坐在玻璃屋子里似的,一举一动,老百姓看得是明明白白,丝毫马虎不得。”公开承诺后,赵新刚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变化。
“还我们蓝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怎么生活?”甘河子镇居民王六来形容当时镇里的环境是“十七八个烟囱,日夜冒烟,树上、晒的衣服落的全是灰,鼻孔都是黑的,树叶又黑又黄。窗户都不敢开,山风带来煤焦油的味道特别难闻。”镇里几十家大小煤焦化企业是祸首。
群众怨声载道,上访不断。
一边是每年巨额财政收入和企业利益,一边是群众利益。孰轻孰重?企业这边是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来的,有合同协议;而这边是天天呼吸着有害空气的百姓。
这是一个困难的抉择。
“改革,应当改善民生。如果不治理污染,经济是暂时搞上去了,但如果守着天池,居然连自由呼吸洁净的空气都成了奢望,老百姓会骂娘的!要把还百姓蓝天这样的承诺公布出去!企业的一些损失政府来补!”阜康市委书记曹志文非常坚决。
“当心中真的装着百姓,所有的决断都有了主心骨,只要不达环保标准,只要危害百姓利益,我们就要对它说‘不’。”赵新刚开始按照对百姓的承诺向那些不达标的小焦化、小陶瓷、小耐火材料企业下狠手。
从2007年9月起,阜康关停小焦化企业41家、小陶瓷企业20家、小耐火材料企业十多家。
阜康市的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0天。实现了大气二级以上天数达到85%以上的承诺。
“我们是纳税人养着的,不为他们做主、做事,呆在这个位置上不安心,也坐不稳。”许多官员“畏百姓”的意识在增强。
“要向上面有交待,更要向群众有交待,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不能糊弄百姓。”
“今年国民生产总值降了6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降了13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降了54元……”2007年11月下旬,阜康市上户沟乡党委书记任义亮以这种开场白开始了年终述职。
台下坐着的测评员有上百位,除了几位阜康市纪委领导外,其余的都是政风行风评议员以及乡里的离退休老党员、低保户、村民代表等。
“以前是向上级述职,现在向乡民村民述职,你做了哪些工作,百姓心里有数,一点来不得虚的。”任义亮说。年初确定的农牧民人均收入5664元的目标,因乡里遭受了两次洪灾而受到影响。
全乡劳动力中有一半多实现了劳动力转移,这部分人的年收入最难准确统计,如果“掺点水”,也可以交待的过去。是5664元?还是5610元?虽然只是54元的差距,但却让乡里几位当家人思前想后。
过去给数字“掺点水”是常事,不“掺水”如何体现政绩?怎么向上面交待?
“宁要真数字,不要假政绩。对那些‘注水’数字要彻底挤净。”这是任义亮面对年终考核挤水分的决心。“要向上面有交待,更要向群众有交待,群众的眼晴是雪亮的,不能糊弄百姓。”
为了让数据更准确,乡领导分工下基层逐个过“筛子”,进行重新统计。以前算人均收入时,都是采用大户的平均数与小户的平均数合算的办法,乡领导认为这种办法水分太多。他们全部抛开了大户计算人均收入,数字相对比较准确了。
数字下来了,政绩受影响了,但乡领导的心却踏实了。
“我们怕群众的眼睛,怕他们知道真相后把我们赶下台。”一位乡领导说的话更为直接。
要让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就必须打开更多的窗子
16名职能部门领导的公开承诺只是打开了一扇窗。“建立透明政府,让公权在阳光下运行,必须给百姓提供更多、更便于掌握的监督平台,要把监督平台搭建得足够大。”曹志文说,这是建立透明政府的前提,而这些平台不能是秀台和表演台,它必须是制度化的、规范化的和科学化的。
到去年年底,全市又有60多个部门的一把手在电视上公开承诺。
行风热线开通了。政府所有职能部门轮着到电台为群众解难答疑,接受监督。为此政府投入7万元购置了导播控制系统、调音台等设备。
哪个单位上线,哪个单位必须收听节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需要上门解决的,按照就近解决的原则,派出基层工作人员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并将办理的结果现场回复节目组。
对不能当时解决的问题,由节目组给相关单位发放“行风热线问题转办单”,规定一般问题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情况特殊复杂的问题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节目组平时受理的投诉咨询,都会及时转相关部门办理。
如今的阜康市老百姓,听行风热线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些时间因为设备维修,行风热线停了两天,很多百姓打电话向市政府询问,为什么行风热线停播了?
被百姓喻为“地下党”的廉政勤政义务监督员上岗了。从全市各单位、各乡镇筛选出21位义务监督员,其任务就是找政府的“不足”。他们的身份不公开,是隐身的。
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照片、电话号码公开了。
市长信箱开通了……
一个交叉密集的监督网把各级政府干部罩在其中,让为官者的言行都能受到有效约束。
为了不让监督仅仅停留在报纸和电视上,去年以来,阜康政府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情收集站”,很多大案都是通过这些“民情收集站”得到的线索。
一位学生家长通过“民情收集站”反映,该市某幼儿园强行要求家长捐款。这一情况引起了阜康市纪委书记祁文秀的高度重视。通过翻阅幼儿园的账目,调查组初步发现幼儿园园长存在违纪问题。但此人任园长13年,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查处难度大。祁文秀与办案人员制定措施,经过1个多月的较量,一个涉案185.81万元的大案终于浮出水面,园长获刑12年。
这只是“民情收集站”所起效果的一个例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仅九运街镇就有34个“民情收集站”,镇领导和驻村干部每周四到各村受理邻里纠纷、赡养老人、学生入学、困难补助等各类问题。将收集到的民情向镇党委、政府上报。
这个镇的“民情收集站”自去年初开办以来,收集各类民情50多件,妥善解决47起,从中发现违纪违法线索2起,已查处1起。
“前几年,阜康市受到处分的干部多达四五十起,这两年,不仅大案要案只发生过三五起,就连一般的违纪案件也下降了60%多,群众上访下降46.3%。”纪委常委易竹君说。
“靠行政垄断、靠强化管制来解决社会问题,无异于扬汤止沸。民间声音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监督。百姓怎么监督?就是看这些官员承诺的事情做得怎么样。”曹志文说。
干部官员民生情结的催生,来自对民声的重视。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民声指数”成为阜康市考核、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
去年8月底,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超龄的42岁普通干部胡升举和其他37位“民声指数”高、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普通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或正科级领导干部。与此同时,市纪检委向4名“民声指数”稍低的干部采取戒勉谈话及督察整改通知书。
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民意考核上来。
阜康市紧扣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这条主线,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创新活动方式,鼓励、引导、支持群众监督全市所有部门和单位党政“一把手”,在当地倡导了“官畏民”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