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8年8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专版
打造中国教辅第一品牌 服务亿万师生成功梦想
——《英语周报》25年发展之路
2008-08-09
李建宇 殷红飞
    《英语周报》自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浪潮创刊至今,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有400多个发行工作站。除拥有太原总部、北京大学事业部外,还成立了北京、西安、武汉、广州四个采编部以及太原、武汉、郑州三个分发部,目前,期发行量达到1660余万份,年销售收入近1.6亿,上缴利税近4000万元,成为我国外语教辅领域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被业内誉为“中国教辅第一品牌”、“中国英语学习第一报”,书写了中国出版传媒界异军突起的传奇。25个春秋一路走来,《英语周报》的崛起同时也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在艰难的体制破冰中披荆斩棘、锐意进取的发展之路。

    面壁十年图破壁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山西师大外语系中教法研究室的几位老师,在没有任何投资的条件下,于1983年4月编发了第一期《中学生英语辅导》。这份报纸依靠团队合作、创新和冒险精神,不但实现了新事业的起步,更重要的是迈上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历史巨轮。

    1985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这份报纸正式更名为《英语周报》,明确规定这份报纸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师范大学主办,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到1988年,《英语周报》的发行量由原来的几万份达到100多万份,上缴利税723万元。然而,从1989年开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辅读物雨后春笋般涌现。

    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

    市场上的较量,要求以席玉虎为社长兼总编的新的报社领导班子一方面要对形势的发展和趋向具有超前的眼光和判断力,另一方面要对自己是否具备推行战略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和完善的思考。

    针对报社资金周转困难,新班子通过一系列的分工与整合,在降低了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相互支持实现共赢的格局,缓解了燃眉之急。同时经过详细市场调研后,他们摒弃了依靠邮局代理发行的单一方式,尝试用市场运作方式搞发行,并试验性地成立发行工作站。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建立了400多个发行工作站,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拉起了4000余人的专职发行员队伍。事实证明,这种后来为业界纷纷效仿的发行营销模式孕育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诞生出了众多的财富故事。

    固本培源 求高求准

    发行体系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不断攀升的发行量使得报纸自身的质量愈来愈成为《英语周报》能否稳定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席玉虎和他的团队明白,要提高报纸质量,首先要卡住入口,从引进优秀人才入手,而且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社会使命感。近年来,《英语周报》除加强同全国科研、文化教育机构的联系,邀请多名教育界以及国家语委著名专家、业内人士到报社座谈,组织编辑学习大纲和课标,学习鼓励编辑参加外语教科研会议和培训之外,报社还要求每个编辑每个学期到中学听6节英语课,增强编辑与学生和一线教师的互动交流,明确教学需求,并了解他们对报纸的使用意见。此外,从2006年开始,《英语周报》尝试将骨干人员派往国外学习培训,已逐渐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提升报纸质量,《英语周报》专门成立了审读中心这一部门,在将报纸定期送往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审读中心检测的同时,还主动将报纸送交中国外语教学期刊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用英语教学期刊的质量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2005年,《英语周报》被中央教科所评为“读者最喜爱的优秀英语期刊”。此外,《英语周报》也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报社,以及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的主推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各地的中考及高考试题中都有多篇内容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在《英语周报》上出现过。《英语周报》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得到了全国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

    提高研发能力拓展产品外延

    英语周报社把教师的难点作为进行教研服务的重点,零距离为教师服务,全方位促进课程改革,以报纸养科研,以科研促发展。

    国家推广新课程标准之后,为帮助老师吃透新教材,尽快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2001年8月,《英语周报》与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强强联手,成立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进行英语教学课题研究,改革创新教法,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联合该中心先后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英语教育实验基地”,招聘了400余名外语研究员,努力提高基层学校的教科研水平。报社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汇百家名师,制作了新教材课件,编写了《当代中国英语教学模式与技巧》、《教研纪事》、《走近新课标体验新课改》、《名师说课》等教研文集和教案。2007年,《英语周报》组织100多位英语专家历时六年共同编纂完成的《英语常用词用法详解大词典》和姊妹篇《英语基础词汇用法详解词典》问世,这两部全方位服务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大型工具书,也是当代中国同类词典中最为丰富和详实的一部巨著。

    多年以来,《英语周报》还与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合作,启动了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并由报社出资在全国10多个省市举办了100多场培训活动,数十位国家级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众多全国优质课比赛获奖教师现场展示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近10万中小学英语教师参会观摩,并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讨论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淬炼名牌 一马当先

    在带领《英语周报》不断刷新发行量,屡创行业奇迹的同时,席玉虎等一班领导者在冷静的思考后认为,品牌价值才是《英语周报》追求差异化竞争的最高境界。

    作为中国创刊最早的英语教辅类报纸,《英语周报》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同其它主流媒体的“强强合作”。2000年,他们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部合作创办了《希望英语》杂志节目,在今天依然影响极大;2005年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绝对挑战》栏目播出了英语周报社招聘年级版执行主编的专题节目;同年1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2006年黄金资源招标活动中,英语周报社竞得教育文化产业第一标,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媒体类竞标单位,开创了教辅类报纸行业广告传播之先河,极为有力地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英语周报社每年还投入巨资,与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合作,开展多种活动,推动我国基础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举办了国际中学生英语技能测试,“记易宝”杯高考英语优胜奖评选、全国首届“英语周报”杯英语手抄报大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中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全国英语话题作文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历届参赛人数累计达到1180多万。自2002年开始,英语周报社连续7年与光明日报社共建“迎奥运用英语文化助教工程”,大力开展和弘扬了奥运这一主题;2007年,英语周报社承办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乡村英语教师系列活动”,并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期颁奖仪式,社会反响热烈。

    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英语周报品牌的推广点燃了遍布全国的星星之火。如今《英语周报》已经开始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在更深层次上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服务,使得品牌的影响力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2006年3月,在首届中国创新传媒年会上,《英语周报》脱颖而出,与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媒体一起被评为“全国十大创新传媒”。当年10月,在首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英语周报》荣获“2006中国品牌媒体专业报十强”称号,并被组委会誉为“中国教辅报纸第一品牌”。2007年6月,在长沙举行的“2007年中国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报刊经营管理模式“十大报业案例”,英语周报赫然位列其中;同年在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英语周报》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2008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创新传媒年会上,《英语周报》被评为“中国十大领军报业”。

    十年磨一剑,2007年9月,《英语周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外语教辅传媒中的唯一一家“中国驰名商标”获得者,这可以说是《英语周报》在企业理念、质量意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当年12月13日,在山西省表彰奖励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发布会上,省政府向英语周报社颁发了100万元重奖,也标志着英语周报人在品牌战略上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的成功。

    万千谜局 唯变所适

    近年来,面对衍生出的新媒体生态以及数字化、网络化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席玉虎和他的团队果断跟上了历史的步伐,他们构建了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调整产业经营结构,有效提高了报刊的竞争力。

    2007年报社利用20多年的教辅办报经验,结合新型的网络技术,自主研发出“英海源系统v1.0”系统,并在这个系统支持下打造了英语周报的数字平台,实现了在线浏览、在线答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英语周报》投入相当资金制作的优秀课件、听力资料等也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直接、免费地提供给了读者,使得《英语周报》1660万的读者跨越了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全方位、全天候学习以及交流。

    创新永无止境,在逾越过无数挑战之后,席玉虎等人的目光已经开始投向新的战略,更大的博弈就在眼前。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报业体制改革即将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跨地域兼并重组等等新的命题都提上了日程。无疑,这一切,都势必会让包括教辅报业在内的出版传媒单位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迈步从头跃

    25年的风雨兼程,《英语周报》的实践,开辟了发展文化与经营企业相得益彰的新纪元。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每年都拿出近百万元做公益事业,树立起了一个肩负社会责任和道义的良心企业的形象。

    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以来,为了让灾区的孩子们早日重返校园,英语周报社与灾区师生同呼吸共命运,哪里的孩子们需要支援,报社的支援就到哪里。截至目前,报社除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及相关机构捐出善款1134036元现金外,还减免了受灾地区学生的报款并免费赠送出总价值达220余万元的2008-2009学年度报刊。此刻,捐赠还在继续……

    昨天的英语周报人从荆棘丛生的时代走来,在中国的文化产业界上拓出自己的版图,把过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英语周报人正在为建设一个集报刊、图书、音像、培训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外语教育产业化集团而默默奋斗。相信在无数的梦想成真后,他们也必将见证下一个辉煌。

    《英语周报》为各国健儿加油,祝愿世纪盛会圆满成功!

    ▲英语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席玉虎(左一)向主管部门领导介绍报社情况

    ▲英语周报社员工喜迎圣火到来

    ▲外籍专家指导编辑工作

    ▲总部大厅

    ▲定期派遣优秀员工出国学习

    ▲专家莅临报社指导工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