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9日
星期

那些面孔没有国界

本报记者 王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09    [打印] [关闭]

    她曾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铁榔头的强力扣球已经被国人镀上一层国家荣誉和民族自豪的光辉,然后浓墨重彩地进入课本,深深镌刻在一代人的心灵里。

    而郎平作为美国女排教练,在开幕式上却没得到一个特写,很多人怀疑,由于一些国内名人的指责,她隐身了。

    一个中国的民族英雄,现在正在为美国女排奥运之路奋战,多少让人有点想不通。

    正如,在24年后的今夜,人们又见到了久违的栾菊杰。只不过,已经年过半百的她,穿着加拿大代表队的运动员服,默默行走在人群里。

    是的,在许多国家艰难走向现代世界,并寻求主流认同的年代里,如同郎平、栾菊杰这样的面孔,曾承载着人们满溢的民族自尊,奥林匹克的赛场,一度成为一个民族昂首挺胸进入“现代国家”的光辉路径。

    可现实的吊诡,也就在于此,这些曾在感情上激励我们的“英雄”,在走出书本之后,却站在了我们感情的对立面。

    然而,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一些有形或无形的边界,正被从容地跨越或无声地消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正渐渐回归到体育本身。

    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老女排并不是天生的强者。当时全国上下万人空巷看《排球女将》,老百姓把流星赶月、晴空霹雳奉若神明,却不曾注意到,中国女排已经引进了以要求严格而著称的日本教练。

    日本女排打遍世界,被称作东洋魔女。日本魔头教练用同样的魔鬼训练将中国女排捧上了奥运金牌宝座。

    本次奥运日本队的壮行仪式上,日本旗手福原爱说:“报恩的时候到了。中国乒乓球选手教会我很多东西,这次去北京,我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对我而言,北京就是报恩的赛场。”

    遥想当年,中国女排也正是用自己的进步在感谢老师。

    正如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的致辞,“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在于她的巨大包容力”。国旗依旧会在胜利的时刻被升起,国歌也会被奏响,爱国的情怀也会在这一刻强烈地被唤起。而世界文明的融合因体育而步步深入。

    所以,在俄罗斯男篮代表队里,我们看到了美国黑人霍尔登;在人数不多的多米尼加代表队里,我们也看到了和我们一样的东方面孔。在加拿大代表团里,还有着戴着印度民族头饰的运动员。

    这些面孔需要承载的,除了胜利的渴望,更多的应该是参与的激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刘欢和莎拉·布莱曼在开幕式上演唱的主题歌《我和你》,印证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境界。

    这才是最令我们动容的场景,这才是体育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感动。正是体育,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而这,也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目标。

    奥林匹克赛场上,运动员实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但更是“体育无国界”的同一个梦想。即便在这些面孔背后,升起的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国旗,响起的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旋律,可这面孔背后所代表的体育精神,我们只会和当年一样熟悉。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是奥运的一个口号,但奥运不会让“同一个世界”仅仅成为“同一个梦想”。正如奥运主题歌里所唱,“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无疑会让这“同一个世界”的人们,融合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因为有了2008北京奥运会,让我们平和了很多。少了些激愤,多了点宽容。我们欣赏梅西,视金钱如粪土,为了祖国阿根廷与老板对簿公堂;我们欣赏那些从祖辈就生长在美国的牙买加人,奥运来了,回到祖国的队伍里为民族荣誉而战。但我们也同样欣赏夹杂在各国代表团里那些另类的面孔。

    这是人类的进步,无论他离开祖国,服务他乡;还是跨越千里为祖国效力,选择权在运动员教练员自己。体育,因为融合而发展;观众,因为融合而欣赏到了更多的精彩;奥运,因为融合推出了更极致的成绩,开拓出更广阔的舞台。

    不管岁月的沧桑,如何在那些我们熟悉的面孔上刻下皱纹,也不管沧桑的岁月,如何模糊她们在教科书中曾经留下的英雄的背影,也不管他们身上的运动服如何换了一身又一身,这些面孔,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面孔。

    照片:8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愉快相聚。本报记者 赵青摄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