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2日
星期

浙江民企遭遇“成长的烦恼”

进入盘整期 力求创新脱困
本报记者 蒋(韦+华)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12    [打印] [关闭]
    创造了浙江省70%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民营经济,正面临着盈利水平低、流动资金不足,以及多变的国际金融、贸易因素影响。它们正通过收缩战线、优化管理和加快创新来摆脱困境。

    “事实上,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实际情况没有那么严重。”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介绍,靠民营经济支撑的浙江省,上半年GDP增长仍在11.4%。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也通过列举数字来说明浙江民企的生存状况。他说,浙江销售收入在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去年上半年为4.59万家,今年上半年是5.14万家;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下的企业,去年为75万至80万家,今年6月底则是78万多家。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8月11日在北京说,之前有报道称浙江20%的中小企业已倒闭、温州和台州等地已有几万家企业倒闭的情况并不属实。

    徐冠巨表示,去年以来,浙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确实存在着困难情况,比如说外贸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从事价值链低端的企业,由于汇率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同时,也有些企业因为股市楼市大热而对经济发展过于乐观,盲目扩张带来一定的资金紧张,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

    “浙江的企业发展从来就是内生性、自组织,有一种创新创业的冲动,面临形势的挑战,他们都会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刘亭说,浙江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马云早些时候就在公司内部邮件中告诫上万名员工准备“过冬”。

    在政策层面,浙江推出了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试点,也推出了股权质押贷款,通过种种金融创新来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对于政府原先已经规定的收费,在企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缓交,甚至免交。同时,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政策不协调的问题,派出大量的干部直接到基层、到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刘亭认为,浙江经济只是遭遇暂时的困难,是“成长的烦恼”。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经济总量从最初的124亿达到了1.86万亿,年均增长13.2%。在国际经济走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由于经济周期因素的影响,浙江的经济和企业也需要一个盘整期。

    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