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6日
星期
用“感动中国”精神,做好奥运志愿服务

徐本禹的新岗位:交通管理员

本报记者 李新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16    [打印] [关闭]
    任何进入国家体育馆的车辆都要经过一个志愿者的岗位——交通管理岗位。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是这个岗位上的一名普通志愿者,每天7时上班,下午三四时下班,中间两人轮换。只要运动员不走,他们就不能走,有时甚至要工作到晚上九十时。

    交通志愿者的工作是指挥交通,疏散行人,工作强度较大,但徐本禹却笑着说:“交通组女生应该说是最辛苦的,男生吃点苦无所谓,像我这种肤色就比较适合做交通,本身就比较黑。”

    从2004年当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到成为北京奥运会10万赛会志愿者中的一员,徐本禹一直在志愿之路上行走。他总结说:“在来北京做奥运志愿者以前,我曾在贵州做过两年的志愿者老师,2007年我在非洲的津巴布韦做了1年的援外志愿者。应该说,3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对志愿服务工作有了特殊的感情和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我又报名参加了奥运会的志愿者。”

    徐本禹是作为湖北省的京外赛会志愿者来北京服务奥运的,来之前他刚去贵州看了他支教时教过的孩子们。

    面对看似简单的交通组工作,徐本禹说,其实还是有很多学问在里面的。“一遇到赛事,密集的车辆一辆辆向里开,我要做的工作之一是对一些车辆进行引导:有些车辆能够进场馆,有些车辆不能够进场馆,有些车辆可以通过免检通道进场馆,我们要对它们进行疏导。另外一个工作是要对行人进行引导,很多观众来看比赛时找不到进场的地方,我们要进行引导,特别是比赛即将开始的那一两个小时,观众最多,我们一句话可能要说好几百遍,但我们仍然耐心地引导,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山东小伙子徐本禹对北京不太熟悉,当有观众向他问路时,他就会及时向其他岗位上的志愿者请教。“我不值班的时候,有空就到周围看一看,把一些标志记在心里,下次再有人问路时我就能回答了。”

    干了10多天,徐本禹说他很热爱这个岗位,收获也很多,“特别是给观众指路后,观众笑了笑,走的时候会跟我挥挥手,那时我觉得很快乐。”

    “我很珍惜这样的服务机会,有时我没有班,但还是会到岗位上去,我觉得既然大老远地来了,就要多做点事情,为奥运会多做点贡献。我想,其他志愿者跟我一样,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徐本禹在服务奥运上只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他过去的荣誉也让他受到更多的关注,经常有其他志愿者下班后跑过来和他合影,有时观众也会认出他来:“你不是‘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吗?!”这时候,徐本禹总是很随和地笑笑。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