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分水岭
势,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本报北京8月19日电(记者蒋韡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不会改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势,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王一鸣说,2008年,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周期性调整之年。进入后奥运时期,前奥运时期体育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大规模投资需求,以及奥运举办期国内外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会减弱甚至在短期内消失,但30年来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发生变化。奥运会带来的经济和投资增量在中国经济和投资总量中的比重很小,奥运会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王一鸣分析,这是因为:
第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过去7年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较高,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潜力巨大,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及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不会因为奥运会结束而发生变化。
第二,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的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中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交通网络化水平,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奥运会结束不会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
第四,中国正在实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措施,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将有效避免大的经济起落,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同时,奥运会除了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减弱,再加上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中国经济走势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既面临周期性调整和经济转型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奥运效应”的叠加影响。为此,应该积极放大奥运会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