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部队喊出北京分贝
希腊职业拉拉队光芒四射
8月16日,3战3负的安哥拉男篮碰上了欧洲劲旅希腊队,更不幸的是他们碰上了从希腊赶来中国助战的职业拉拉队,像“晃眼睛”这样的战法只是小试牛刀。
最终安哥拉队61∶102告负,在这场一边倒的比赛中,不足百人的希腊拉拉队更多地吸引了中国观众的目光。他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条纹衫,扭起腰来就像是一面面跳动的希腊国旗。从入场开始,他们就高唱着凯歌。
一位来自福建的观众断言,“按这种叫法,10分钟就哑火了。”可阵阵助威声硬是持续了1个半小时,直到比赛结束。现场1万多名中国观众也由此见识到奥林匹克赛场上最古老的仪式——“拉拉队文化”。
拉拉队原名cheer leading,据说源于原始社会的仪式,一些部族通过族人的欢呼和手舞足蹈的表演来激励即将出征的战士。到了现代赛场,拉拉队已经演变成专门为竞赛打气的团体,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比如在足球圈里就有这样一句话:观众是场上第12人。
在希腊与安哥拉之战中,来自希腊的这支拉拉队充分体现了一支职业拉拉队的素养。“助威本队”和“干扰敌队”只是初步成果。实际上,当时两国的现场观众加起来不超过百人,因此争取到1万多名东道主观众的支持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希腊拉拉队的队长是个光头,开场5分钟后,这个健硕的中年汉子已经赤膊上阵。为了不违反禁止“裸奔”的规定,他象征性地披了一面希腊国旗。
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这位光头队长突然用中文喊起“加油”这两个字。尽管发音并不标准,却得到全场观众的掌声。大多数中国观众开始放弃中立的立场,跟着希腊人喊“加油”。
效果非常明显,安哥拉队连续出现3个失误,一下丢了7分。
20分钟后,看中国人开始同情弱者,希腊人又故伎重演。
“狡猾”的光头队长临时向志愿者学了“中国队”3个字的发音。很快希腊拉拉队改喊起“中国队,加油”。在一片笑声中,中国观众也跟着喊“中国队,加油”。
可以想象,场上的安哥拉朋友多半分不清“中国队”和“希腊队”在中文发音上的区别。于是,坐满了1.8万人的奥林匹克篮球馆莫名其妙地成了希腊人的主场。
多国部队在观众席PK
在非群体竞技项目中,有时也能看见各国拉拉队的身影。一位在水立方报道游泳项目的记者,这样描述他眼中风格迥异的拉拉队:“澳大利亚人喜欢干吼,法国人喜欢用会发出刺耳声音的发声板助威,美国人喜欢随着加油声扭屁股……”
一般来说,各国拉拉队都是抓紧运动员赛前的几分钟,用本国语言高呼加油,为队员鼓劲造势。日本观众是个例外,据说只要运动员在比赛时,日本拉拉队一定会站起来,一边根据游泳节奏呐喊,一边挥舞手中的小国旗……
朝鲜拉拉队是一支神秘的团队,据有幸看过的人形容,“端庄高贵如公主,沉默内敛又充满神秘感。”她们出场时会排成两个方阵,一边是白衣白帽,另一边则是身穿天蓝色上装,天蓝色短裙和圆顶帽,配上金色坎肩,扎着白色镶花的宽腰带,左胸别一枚徽章,看起来英姿飒爽。加油的时候,这些女大学生会拿起两块竹板,戴上白手套,有节奏地敲打,同时身体像波浪一样左晃右晃,她们身后是3面朝鲜国旗在起劲挥舞。
在本届奥运会上,这支朝鲜拉拉队观看完女足比赛后,纪律严明地排成队伍退场。给人的感觉始终是“整齐划一”。
期待中国拉拉队的新花样
如果用5个字来描述中国的拉拉队文化,那就是“中国队,加油”。听听电视转播时的呐喊吧,无论是秦皇岛的足球场、还是北京的篮球场,无论运动员比的是举重还是跳水,能听到的就这5个字。
在上海某高校念大三的小李有幸观看了8月16日中国男篮对德国队的生死大战,他评价全场中国观众的助威时说,“很有气势,但的确玩不出什么花头。”有时最多变了一下形式,比如“姚明,加油”“易建联,加油”。
8月18日,中国男篮将迎战希腊队,到时候全场观众极有可能面对那支希腊拉拉队,“中国队,加油”这5个字能不能战胜久经考验的对手呢?
在小李看来,这一点不必担心。他的论据是,在中德男篮之战中,全场1.8万中国球迷的的“加油”声,让在NBA身经百战的诺维斯基也出现了“带球撞人”和“走步”等低级失误。
“既然是主场,就要发挥东方拉拉队文化的精髓。”小李说。在他看来,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失去法器的中国球迷很希望能像平时CBA,可以拿着锣鼓上场。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