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
星期
加拿大331名运动员拖着2000人的亲友团

鸟巢旁有个温柔乡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实习生 邱琪 李墨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0    [打印] [关闭]

    几个颜色浓烈的小屋,掩映在繁茂的浓荫下。

    从外表看,它们有点像酒吧,因为有大幅的贴画、明亮的窗户和大块单色的外墙。屋外10多个撑着遮阳伞的桌子边,也确实有不少老外在怡然自得地喝啤酒。

    这几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彩色小屋藏在“鸟巢”旁的楼宇间,闹中取静,远离喧嚣。

    不过屋外的警戒线和屋顶上的枫叶旗却泄露了小屋的秘密,这里是“加拿大奥林匹克小屋”——加拿大运动员、他们的家属以及加籍奥运迷的大本营。

    “我们的奥林匹克小屋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加拿大奥委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卢杰曾自豪地表示,许多其他国家也效仿建设了奥林匹克小屋。

    然而,加拿大在本届奥运会上寥寥无几的奖牌收获,相对于过分庞大的亲友团,却使这些小屋遭遇争议。有人质疑,是不是加拿大运动员在北京过得太舒适了,才让他们丧失了斗志?

    吃喝玩乐,还能看本国电视台

    小屋入口处是接待区,有四五个志愿者在遮阳伞下服务。每个来奥林匹克小屋的人,都会被先奉上一瓶免费的冰镇饮料消暑。

    聚集人数最多的是东侧最顶头的一个大厅,许多人正舒适地陷在沙发里,边吃边喝边看由加拿大广播公司提供的奥运直播赛事。服务员来回穿梭着,不断地根据客人们的需要送上食物和饮料。

    而不愿看比赛的老外们,则三三两两地散坐在屋外的桌子前,聊天碰杯,显得非常闲适。

    “这里太舒服了,就像回到自己家一般。”正在看比赛的加拿大人伊夫琳·普赖斯说,“为加拿大队加油也很有感觉”。

    “我们每天都要接待1000多名加拿大人,这里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负责外联工作的志愿凯若琳说,这个小屋是由加拿大奥委会从邻近酒店租下来的,奥运会开幕前就装修布置了,一些公司为小屋提供了赞助。

    一个运动员带来15人的亲友团

    1000多人的日接待量让凯若琳等志愿者觉得工作繁重,他们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加拿大代表团的亲友团。

    虽然此次加拿大派出的运动员只有331名,但这些运动员的亲友团人数超过了2000人。

    伊夫琳·普赖斯的儿子布赖恩是加拿大赛艇运动员,她亲眼见证了儿子所在的八人单桨有舵手队以初赛第一名的成绩进了决赛。伊夫琳说,能亲自来北京为儿子加油的感觉太好了。

    约布斯特是名德国记者,但他的妻子是加拿大人,儿子托比亚斯此次代表加拿大游泳队出征,“这是他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我们必须亲眼见证这一切,当然,能拿到金牌就更好了。”

    加拿大的曲棍球运动员拉夫尔更是一家来了15个人。这天,全家人都聚在加拿大奥林匹克小屋吃饭。

    “我哥哥可没有让我们来,是我们自愿倾巢而出的。”拉夫尔的妹妹说。

    是拉拉队还是“拖后腿队”?

    然而,加拿大代表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至于奥运会正式比赛开始一周,加拿大代表团还是颗粒未收。

    要知道,加拿大事先是预计将进入总奖牌榜前16名的。

    加拿大国内也议论纷纷:“难道这就是我们4年一度的奥运梦?”

    有些人开始把指责的目光投射到了亲友团身上,有评论认为,加拿大这种举家出征的做法,显然违反常规,因为在大型比赛期间,很多代表团就采取了全封闭方式,以杜绝任何可能的干扰。他们认为,如果有亲友在身边,总免不了要分心,会影响到运动员备战。

    然而,亲友团会影响备战的说法却遭到了奥林匹克小屋里所有人的抵制。伊夫琳·普赖斯认为,她来“奥林匹克小屋”是对儿子的巨大支持,不但不会影响备战,反而是给儿子减压的一种方式,“他想见我,就联系我,我随时就可以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样多好。”

    伊夫琳这种做法似乎取得了效果,8月17日,她儿子所在的八人单桨有舵手队夺得冠军,这也是目前加拿大队仅有的两块金牌之一。

    而拉夫尔的妹妹也表示,有他们全家加油,她哥哥只可能表现得更努力,没有理由会变现得更差,“我也是曲棍球运动员,我知道亲友团加油的威力。”

    “我们没有影响备战”,凯若琳说,“再说,比赛还没结束呢!”

    题图:加拿大奥林匹克小屋一角。本报记者 叶铁桥摄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