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
星期

他们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解放军总医院保障奥运会医疗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王怡波 通讯员 张聿山 侯维东 刘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0    [打印] [关闭]
    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鸟巢”进出人员达16万人次之多,天气炎热,究竟会有多少人出现身体不适?开幕式演出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如何应对随之可能发生的人员踩踏?

    2008年8月8日晚,当人们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时,有一支队伍虽人在“鸟巢”,却不能观赏精彩的演出,他们紧张地待在幕后,接受随时可能发生的医疗救治任务。

    开幕式圆满成功后,赛事逐步展开,当举世共享奥运带来的激情时,这支队伍又活跃在各个比赛场馆的幕后,为比赛保驾护航。

    他们就是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医疗服务队。

    高度紧张

    8月8日的北京,异常闷热,“鸟巢”内外气温高达37摄氏度。

    在奥林匹克公共区,32名医疗队员分布在人流比较密集的16个医疗点,他们在上午8时之前就赶到场馆做准备,中午12时开始上岗工作,发现观众身体不适就立即关切询问,给予帮助。

    在开幕式上,主席台上的贵宾是医疗保障的重中之重。

    整个开幕式过程中,郑秋甫、王鲁宁等高级贵宾保健组成员始终高度戒备,时刻守护着贵宾区160多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皇室成员和奥委会高级官员的健康安全。

    根据规定,他们一直守候在主席台204看台医疗室内。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内放满了各类医疗器具和药品,20多名医护人员只能挤在医疗器械周围。他们只能在没有病人的间隙,扫一眼电视画面上的精彩演出。

    五六层看台上的国内外重要嘉宾也是保障的重点。“鸟巢”的五、六层看台约有两万多名观众,其中8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干部就有100多人,最大年龄为102岁。

    晚上8时,奥运会开幕式拉开帷幕。由于天气闷热、人流庞大、鼓乐声大,开幕式刚进行不久,就有观众出现血压升高、头晕目眩和中暑症状。五六层看台过道口12个医疗点的48名医疗队员,顾不上看一眼精彩的节目、听一声美妙的音乐,就仔细地为患者服务。

    整个开幕式下来,仅六层看台的医疗点就接诊各类病人100多人次,其中80岁以上的30多人次、外宾20多人次。

    一位退休干部说:“看到你们在,再热的天气,我们也可以踏实地看开幕式了”。

    最终,在亿万观众的惊叹和喝彩声中,开幕式圆满结束了。医疗队员们微笑着目送所有来宾离开。

    次日凌晨2时,他们才整理好行装,带着完成任务的疲惫而兴奋的心情,离开“鸟巢”。

    练兵千日

    200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被确定为全军唯一一家奥运定点医院。

    2008年,北京奥组委赋予解放军总医院五棵松场馆群、老山场馆群、丰台女子垒球场、奥运村综合诊所和首都体育馆、北京体育大学训练馆等20多个训练、比赛场馆的医疗保障任务,此后又慎重决定由该院承担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主席台等医疗保障任务。

    从2005年起,解放军总医院的数百名医护人员就在副院长陈晓红的带领下,投入严格的训练之中。运动场地、场馆和观众席突发事件的伤员急救处置、场馆与医院伤员转运对接、大批量伤病员收治、奥运门急诊分诊救治等各种实战演练紧锣密鼓地展开。

    2008年是解放军总医院的“奥运主题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医院从参加过训练的队员中挑选了208名骨干,组建了支援奥运医疗服务队,着重进行了医疗急救技能、医疗英语、场院对接、反兴奋剂药品管理、媒体应对、外事礼仪、反恐三防等培训,大大提升了医疗队的能力素质,为保障奥运会医疗服务打好基础。

    2008年7月,奥运会开幕迫在眉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解放军总医院在不到1个月时间内,先后组织了近10次综合演练。例如,7月25日,30余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冒着37度的高温,在丰台女垒馆进行了“垒球击伤选手头部”、中暑观众及发生大规模踩踏事件的演练。7月26日,医护人员在五棵松篮球馆、棒球馆以及老山场馆群进行了受伤运动员救治演练。

    就在奥运会开幕的几天前,他们还进行了定点医院收治50名场馆踩踏伤员的演练。

    幕后英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疗专家组成员崔德建教授,今年74岁,是军队人员支援奥运医疗服务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当记者问她这么大年龄为什么还要当志愿者时,她说:“我身体好、业务能力也比较强,年轻人可以做的事,我一样可以做。”

    当得知医院要专门选派两名保健专家加强开幕式主席台重要贵宾的医疗保健队伍时,刚从四川抗震前线回来不久的郑秋甫教授立即请战,请求参加援奥医疗服务保障。这位著名的老年心脏病专家,凭借对保健事业的忠诚,凭借着过硬的业务技术,再次赢得了组织的信任,被派往“鸟巢”执行任务。12个小时里,他不顾年龄大、天气热,就在主席台一墙之隔的小屋内,静静地等待着保障的命令。

    石海燕是一名护士长,就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她接到了批准参加援奥医疗服务队的通知,正在家倒休带孩子的她,立即请求邻居帮助带孩子,因为她的爱人也是一名奥运安保人员。

    现在,奥运会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解放军总医院医疗服务队的队员们也将继续在“幕后”奋战。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