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

离纯粹奥林匹克还很远

王安(资深媒体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5    [打印] [关闭]
    巴西人救了郎平。

    如果8月21日,中国女排拿下了巴西女排,中美得以巅峰相遇,中国人该如何对待郎平?别看小组赛中,中国观众尚算平静地看待郎平的胜利,但在决赛中,如果郎平带领美国队把中国计划在兜里的金牌掳到美国人手里,中国人还会继续平静吗?

    退一万步,中国人很大度,很奥林匹克,已有了那许多金牌,让给美国人一块吧——但是,美国人会怎么想?

    郎平说,美国人很大程度改变了自己,“美国姑娘很放松的心态,为兴趣而打球的状态影响了我,让我绷得很紧的神经也放松了不少,她们似乎更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排球不是她们生活的全部梦想。”

    这确实很体育,很奥林匹克。不应该认为郎平在说假话,但那是在训练中,或是在国内比赛中。而到了奥林匹克的巅峰对决时,不论是从人类争强好胜的本性,还是从运动员的职业荣誉来说,郎平们还会只是“享受比赛”吗?即便郎平们真的如此,运动员的同胞们会允许她们如此潇洒吗?会认为她们只代表个人吗?看看各国民众为自己的选手的胜利而暴喷狂欢的情景吧。

    北京奥运会开赛数日,中国金牌遥遥领先,马上有西方媒体得出结论,说中国草药中有现今技术检查不出来的兴奋剂物质。当中国女曲战胜德国队时,德国媒体便抱怨裁判;美国媒体批评菲尔普斯在领奖台上奏国歌时与队友说笑,问:“你不代表美国?”

    这些还只是在民间,在体育的范畴中。看看周围世界吧,有多少政要、政客、民间团体甚至公众个人,真的很不奥林比克,真的不把体育只当做体育。从北京申办奥运到火炬传递,从出席开幕式到食品、空气、安保,中间出现了太多的风波,哪里有纯粹的奥林匹克?这是北京所未曾预料到的。

    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个大国——中国的崛起。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的崛起不只是金牌》,很代表了这种情绪:中国将在本届奥运会上取代美国坐上头把交椅,让我们习惯这种改变吧。今天中国体育的崛起让我们感到眩晕,明天中国还将在艺术、商业、科技和教育方面留下同样超越我们的足迹。

    这已经很客气了。

    《纽约时报》文章接着说:布什总统曾因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饱受批评,但是回想起来,我认为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习惯于中国主宰,对整个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中国敏感的民族主义情绪使这种转变更加困难。中国仍在通过“国耻”这面多棱镜观察外界事物,而且在年轻人当中,中国的成功有时带给他们的不是自信,而是骄傲自大。

    怎么就断定中国人不是自信而是骄傲自大?确实,中西方民族传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不要说有这么多的不同,就是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似的情况下,一国的上升,也会自然而然地引起他国的嫉妒和防范。历史上英国如此,美国如此,日本也如此。作为一个与别国有如此多差异的大国,中国的崛起必将经受更多的“不习惯”。

    而在中国不可遏制的崛起过程中,中国人应该怎样行事,才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更能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

    比如,我就不喜欢几年前纪念郑和出海600年。当时人们很热情,政府也给了很高规格,还弄了个航海日。

    不喜欢郑和不仅是不喜欢他的出海目的和出海成果,还顾忌今日西方人的心情。那年,中国联想刚刚并购了IBM,中石化又瞄上了美国的石油公司,美国人会恐惧:成千上万的中国郑和真的要跨海而来?

    这种感受是有根据的。2004年2月2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美中两国将为石油发生冲突》一文,指出67年前,急需石油的日本,为保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实行了一项积极的扩张政策,最终使其陷入一场世界大战。如今,另一个亚洲大国正渴求石油,那就是中国。

    这话说得够狠。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应该尽量削弱所有可能的对抗和刺激,方方面面,包括体育。而如果中美女排在决赛中相遇,不论谁输谁赢,都会掀起感情上的对抗。也许美国人并不看重排球,但中国民众难以遏制的情绪,必将引发美国人的反弹——或许就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自大”?

    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女排崴在巴西,绕过了中美对决,这对中美民众、对郎平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虽然这不是人为的有意安排,虽然这种想法不够奥林匹克。但纯粹的奥林匹克,那里寻?

    据说,美国人看重奖牌,欧洲人和亚洲人看重金牌。在北京奥运会上,前者美国占优,后者中国领先。各得其所吧,这样挺好。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