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6日
星期

辛劳、微笑和眼泪 一个志愿者的奥运笔记

王玥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8-26    [打印] [关闭]
    随着场馆比赛的结束,我的志愿者生活也画上了句号。回首这十几天的点点滴滴,心里真的非常留恋。打开相册,每一张照片都是我留下的足迹,每一个表情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人都给了我一份记忆。

    有赛事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要6:40分到场馆。由于摔跤馆在中国农业大学,离我们学校很远,所以我们学校的六个志愿者被安排住在农大。这样,我们每天早上5:50分起床,6:20分从宿舍出发。为了安全,场馆和周围很大面积都被围了起来,有武警站岗。因此,我们要绕行很远才能到达志愿者的安检口。

    进入场馆区,先要刷卡签到,然后到场馆领一天的饭票水票。早餐都是两个蛋黄派,两根火腿肠,一袋榨菜,一袋奶和一个卤蛋。虽然丰盛,但是十几天每天如此,难免会吃腻。到最后,大家都没了食欲。午饭和晚饭,每份订餐是26元,四个菜,两荤两素,一盒米饭,不够还有馒头。但是,为了安全,不准许食堂自己做饭,要统一供给,所以我们的盒饭都是前一天做好送过来的。当天吃的时候,用锅热一下。再好吃的饭,放一夜再热一下,都变得难以下咽了。不过,工作累了也就不会很在意了。尤其是男生,尽管馒头很干也一样狼吞虎咽。

    我在摔跤馆负责运动员体检称重,上午还算清闲,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贴重量牌,贴称重标签,检查电脑和称重器。一吃过午饭,工作的时间就开始了。下午1点之前,我们把体检室的门都打开,医生大概会在这时到达。把不同重量级的牌子挂在对应的体检室外,搬出投影仪,打开电脑和称重器并检验是否正常,将贴有重量级的白板按大小顺序立在称重室外的垫子上。在这期间,要留下一个人守门——防止运动员进来称重,在正式开始称重抽签之前,这间屋子绝不可以有任何运动员进入。守门,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儿——需要语言能力、力量、耐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要求进去称量体重的时候,既要解释清楚他不能进入,还要防止硬闯。但是,沟通有时很困难——有些运动员听不懂英语,有些志愿者说的英语又让人听不懂。偶尔有人执意往里闯,我们就要“殊死”抵抗——这可真是重体力活儿,要知道他们可都是练摔跤的呀!有一次,一个女摔跤运动员还抓伤了香港志愿者的手。

    3个多小时的站立,让我们见到椅子就像见到了亲人。这样的工作,周而复始,每天如此。由于体检称重和抽签是在比赛前一天进行的,所以即使不同跤种的比赛结束后有一天停赛,我们依然不能休息。而最后一天比赛虽然没有工作,我们仍然要6:40分到场馆,和其他赛时工作的志愿者一样。晚上通常是7:20分下班,因为通常每天有两个重量级比赛,产生两块金牌。但偶尔一天会比三个公斤级,我们便要8:15分下班了。回宿舍,大家都已筋疲力尽,常常连洗澡都需要思想斗争半天才行。刚开始,一天工作下来,腿是酸的;后来是疼的;到了最后几天,就已经麻木了,没什么感觉了。

    由于我的活动区域在二区——运动员区,因此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各国的教练和运动员,见证着教练和运动员的付出,所以对他们常有着某种莫名的亲切感。

    最难以忘怀的是法国的男子摔跤教练。那是一个可爱友好又很绅士的老头儿。由于我的专业是法语,这个法国教练便很喜欢和我交流。经过四五次的接触,我们之间已经很熟悉了。他说他参加过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的奥运会,中国举办的这次是比以往要好的一届。尤其是志愿者,他们很热情,不管什么时候都挂着微笑,让人心情很好。中国的志愿者也很年轻,给人带来很多青春活力。听着他的这些话,我一面对他的称赞表示感谢,一面在心里乐开了花。这一刻,我知道自己的辛劳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记得男子古典式摔跤74公斤级冠军战,中国和格鲁吉亚选手对决。我们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小声为中国选手祈祷着。第一局,格鲁吉亚选手以绝对优势获胜。大家眉头紧锁,焦急地等待着中国选手在下一局出色的发挥。然而,由于实力悬殊,第二轮中国队还是输了。那一刻,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尽管知道,中国队能获得银牌已经是历史性的进步了,可是心里还是有一丝难过。

    十几天的比赛结束了,志愿者的生活也落幕了。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志愿者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这样离开,还真的有些不舍。在北京念书的志愿者,我们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见面,联系也很方便。但是我们团队的香港志愿者,还有在热身场地认识的一个美国志愿者,大家以后就是天各一方了,见面恐怕要很久以后了。我们互相留了电话和邮箱,说好要是去香港或美国,一定要联系他们。我们还约定,大家一起参加下一届的伦敦奥运会,还在一起工作!庆功大会的时候,大家难以抑制地哭了。多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我们可以再多呆一会啊!可是,这一刻却还是要来临。我们相拥而泣,彼此祝福着告别。繁星点点,我们向着各自的方向,转身离去。留下的,是每个人心底抹不去的回忆。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