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附加费应成反垄断首选靶子
在油价上涨的情况下,航空公司机票收取燃油附加费是国际惯例,无可厚非。国内航空公司收取燃油附加费,也经过了国家民航管理机构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程序也合规。指之为垄断,似乎说不过去。然而,深入分析,燃油附加费成为反垄断首选的靶子不存疑问。
其一,燃油附加费收取,实质就是机票价格提高。国内多家国有航空公司联合向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施加压力,迫使其批准恢复和提高燃油附加费,已经涉嫌价格共谋操控,违反了《反垄断法》。
其二,燃油附加费征不征收、征收多少,应当由市场决定。而国内的燃油附加费收取却由航空公司的主管部门批准,全行业统一收取标准,这就有操控价格、阻碍价格市场化的嫌疑,违反了《反垄断法》。
其三,燃油附加费是用来应对短期燃油价格变动的一种票外收费,国内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却只提高、不降低,长期不变,甚至有的公司不时悄然提高收取标准,既违背了市场规律,也违反了我国价格管制的规则。
中国内地的燃油附加费,本身就是垄断的产物。航空燃油独家经营,航空公司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使得众多国有航空公司有要挟政府出台和提高燃油附加费的理由;而在民用航空市场上,几家大公司虽各自独立核算,但上面有一个利益关联的民航总局,相互间的竞争易受干预,而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却易得关照,以致形成事实上的垄断。据媒体披露,在国有航空公司统一提高燃油附加费的同时,民营的春秋航空公司却坚持不收取燃油附加费。这消息如果属实,就清楚地揭示了国内燃油附加费的本质:垄断价格。
燃油附加费上的垄断行为,有违市场公平竞争,有损消费者利益,理当受到严厉惩治。欧盟反垄断法就规定,合谋参与操控燃油附加费的企业,最高可处以相当于其全年营业额10%的罚款。而美国对于认定的包括合谋燃油附加费在内的共同定价行为,有关企业也要面临高额罚款和其他形式的处罚。去年,英国航空公司和维珍航空公司串通操控远程航班的燃油附加费,就遭到英国公平贸易局和美国司法部的联合反垄断调查,最后被处以5.47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国内民航在燃油附加费收取上的垄断行为,也应当受到追究。
反垄断不以之为首选靶子,怎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