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生第一课是感恩
这是上海外贸学院2008“一封家信”感恩教育的特殊前奏,出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数日前父母、长辈送他们来报到的场景。这段名为《鬓角》的短片让这些“90后”的大学新生开始思考父母、长辈往昔的悉心关爱,他们纷纷提笔将自己的感动和体悟写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自2004年开始,每年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一封家信”的活动,至今已有5年。在往年的教育活动中,学校曾先后结合亲情问卷、“背影”影像等新颖的教育形式,让每个学生认真体味父母、亲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爱与付出,提笔写封信给父母、长辈,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回信,并把部分信件公开。该校负责人表示,该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父母亲人的爱和感谢说出口,让学生饮水思源,建立起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8月23日2008级新生入学报到当天,上海外贸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安排数位老师和学生记者在迎新现场用相机捕捉一个个感人瞬间,共拍摄“鬓角”主题照片400多幅。8月24日至25日,他们从中精选出数十幅制成光碟——《鬓角》,作为新生感恩教育的素材。
“爸爸,您转身挥手离去的瞬间,我突然很想拥抱您,像小时候那样。但经历了这几年我那自以为是的青春叛逆之后,我竟然没有勇气去抱一抱您,我最亲爱的爸爸!是我的那些倔强和任性让几丝白发早早爬上了您的鬓角,额头上也多了几道皱纹。请您原谅我,爸爸!儿子开始懂得您的那些我一直嫌‘罗唆’嫌‘老土’的叮咛。儿子发誓:今后,决不让您失望!”大一新生王淼在给爸爸的家信中这样写道。
上海外贸学院学生处处长兼团委书记王磊告诉记者,2008级的大学新生是“90后”的首批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比如善于获取信息、情绪易受感染等。学校利用最真实的图片、音乐、视频、声音和文字等,营造出一个让新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的亲情环境,引导他们将质朴的情感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效果。
本报上海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