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运”只是过程 “新北京”才是目标
谈志民说,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构想,“新奥运”只是过程,“新北京”才是目标。
奥运会后,政府会继续从普通市民的角度审慎看待城市环境,围绕目前的不足与薄弱环节,以人为本来加强环境建设。
城市环境管理“齐步走”
和国外很多发达城市一样,北京城内的很多路口都设置了电线杆、通信杆、交通疏导杆、街牌、垃圾桶和公用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然而,在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下,这里的每个设施又都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与城市管理有关的二三十个部门。
筹办奥运会之前,由于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标准,结果往往导致路口公共空间被无序占用,服务的功能被弱化。2005年,北京市成立“08办”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全市的环境建设。
两年后,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正式实施。北京市还制定下发了《北京市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概念规划方案》《北京胡同环境整治指导意见》等数十个规划标准和工作方案,使全市环境建设从过去的“一事一议”变得有章可循、标准统一,为部门间的合作协调提供了规范和依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说:“奥运会为北京市改善城市管理协调机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经过七年的筹备和实际运行,几乎所有部门负责人都感觉到一些工作仅靠自己部门是完成不了的,深感与其他部门协调的重要,也尝到了协调配合的甜头。”
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发轫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仍然是行政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伟认为,如果北京能在七八年内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那将会是奥运会留给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
要“面子”也要“里子”
很多人都注意到,奥运会前夕,北京城的主要大街、交通枢纽、旅游接待饭店、旅游景区及周边的临街建筑物外立面被粉刷一新。
其实,除了这些“面子”工程外,北京市政府部门还本着“奥运环境建设惠于民”的思路,切实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
在整治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600多条胡同时,政府不仅出资粉刷了外墙,而且在不改变胡同原有肌理的基础上修缮了房屋,铺装了道路。当西城区受水河胡同居民宋秀兰重新搬入5号院时,她几乎认不出这个住了40多年的地方,因为胡同还是那条胡同,格局未变、尺度未变,但是一栋栋平房已按照清末民国初传统工艺经过“原拆原建”的整体翻新,朱红的木门窗映衬着比肩而立的合瓦青砖房,尽显古朴、优雅。
171个“城中村”的居民通过拆迁脱离了破旧脏乱的居住环境。过去,他们中有的老少三代挤在一间屋里,夏天没有洗澡水,早上要到外边排队上厕所。现在,虽然住得远点,但是孩子们有了独立的空间,老人们也有了自己的抽水马桶。
除此之外,北京市还另有1000余栋多层楼房在政府支持下把平顶改成了坡顶,这样不仅增加了房屋结构的牢固性,而且提升了防水隔热性能,使顶层住户能够感受到冬暖夏凉。
谈志民说:“北京的环境建设是从市民改善自身环境的愿望出发的,我们不能让老百姓为奥运会牺牲自己的环境,而是从细节出发,让老百姓从奥运环境建设中得到实惠。”
专家献智,公民参与
作为首都,北京的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一直备受瞩目。为此,在酝酿奥运环境建设之初,北京市就组建了专家顾问队伍,聘请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论证和规划,甚至具体到色彩的选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科领衔专家詹庆旋、尹思谨、边兰春还专门为北京设计了建筑主色推荐色谱。《北京市主要大街重点地区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建筑外立面色彩要“稳重不夸张”“大气不局促”“素雅不浓烈”“协调不跳跃”。
除专家外,北京市奥运环境整治的另一股力量就是市民。为扩大市民参与渠道,北京市政府部门精心设计社会动员活动,先后有100多万人次主动参加了“清洁城市”系列公益行动,全市设立了两万多个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700多万人次参与“我爱北京”环境建设系列社会评选,“巧办法治理大环境”征集活动收到市民建议2000多条。
在北京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摇篮——天桥,街道采取召开居民现场会、入户谈话形式,对有不文明行为的居民进行说服教育。社区专职工作者与社区志愿者还每日巡查上报环境卫生情况。
谈志民说,在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人民是主体,政府负主责,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城市环境水平的提高,政府主管部门必须乘势而上,持续开展环境建设和完善环境管理,加快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步伐。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