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08年9月2日
星期

永远面向光明的未来

——温家宝参加北川中学开学典礼侧记
新华社记者 李斌 黎大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02    [打印] [关闭]

    9月1日是灾区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日子。

    正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大早就来到设在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参加正在这里举行的秋季开学典礼。

    “请肃立,出旗!”4位学生高擎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步入操场。温家宝和全场3000多位师生一起静立注视。

    “5·12”汶川大地震后,北川中学在地震中损失惨重。此前,温家宝已经三次前往北川中学看望师生:5月13日,地震发生第二天,温家宝就来到了北川中学,他在废墟前,呆了很久,要求救援队伍千方百计营救;5月22日,温家宝重返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第二次来到正在清理场地、进行卫生防疫的北川中学,他没有戴口罩,站在那里为遇难的师生默哀;5月23日上午,温家宝又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鼓励大家“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并在高三(1)班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多难兴邦”4个大字。

    “升国旗,奏国歌。”开学典礼主持人、北川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定文宣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在旗杆上冉冉升起,总理和师生们都抬起头,一边齐声合唱,一边行注目礼。

    稍顷,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在旗杆的顶端。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鲜艳。

    在热烈的掌声中,温家宝走上旗杆台,面向3000多位师生站立:“同学们,老师们,地震过去整整110天了。北川站起来了,北川中学站立起来了。独立无惧、坚忍不拔,靠自己的双腿站立起来了。”

    掌声犹如春潮,卷过全场。

    “这场地震给北川人民,给全校师生带来了很大的磨难,也使我们经受了很大的锻炼。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在灾难面前,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灾害,获得新的生活。”

    温总理微微停顿,接着说:“如果说,从这场灾害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永远面向光明的未来。正如太阳总会出来一样,未来永远是光明的!”

    温家宝又对全场的师生们说:“在我们举行秋季开学典礼的时候,我们忘不了在这场灾害中死难的同学们、老师们,他们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也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但这靠谁?靠什么?靠青年,靠青年的努力和奋斗。我相信,北川中学一定会形成一种新的校风,展现一种新的精神面貌,那就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灿烂的晨光下,掌声再次响起。

    等掌声稍息,温家宝寄语北川中学的师生:“我希望,北川中学的同学们、老师们,要用自己刻苦的学习,不屈不挠的精神,高尚的品格,为人民、为人类服务的理想,来赢得尊严、赢得荣誉。我相信,北川中学一定能够做到这一点。”

    “今天的开学仪式具有象征意义,象征新生活的开始、新的学习的开始。同学们要谨记灾害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努力学习、奋斗,将来和北川人民一道,把北川建设得更好!这就是我希望你们做的,也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到!”温总理最后说。

    “我们一定牢记总理的嘱托,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张定文表示。

    “温爷爷好!”“总理好!”……操场上,同学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温家宝专门绕过一片灌木,来到20多位在地震中受伤、坐在轮椅上的同学们中间。温总理伸出手,和每一位同学有力握手。最后,他望着这些受伤的孩子们,大声说:“要坚强!”

    离开的时间到了。温家宝走向汽车。忽然,他回过头来,向学校领导询问李军老师来了没有?原来,不久前,高三(1)班班主任李军老师致信总理,向总理汇报全班69名学生有50多位考上了大学,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工作。在信的后面,许多学生还每人都给总理写了一句话。

    “你们的信,我收到了。”温家宝对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过来的李军说,“可能写信的许多孩子都已经到大学报到,离开北川中学了。请你代我向孩子们转达问候。”

    总理的车队要离开了。蓦然回首,临时学校的大门门楣上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新华社四川绵阳9月1日电

    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