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2008年9月5日
星期

井冈山人武部官兵善于完成多样化任务

王余根 徐政武 周木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05    [打印] [关闭]
    巍巍井冈山,曾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不忘人民养育恩!”如今,井冈山市人武部官兵像当年红军工作队那样走村入户,帮助老区群众奔小康,在完成多样化任务中续写着服务人民的新篇章。

    “只有保住一方平安,才无愧于打江山的红军先辈”——27次出击成功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写进地方志

    2003年10月5日,市人武部值班电话骤然响起。“8名学生被困深山,请求支援!”接到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部领导立即下令启动救援预案。不到半小时,6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在倾盆大雨中集结完毕。

    深山峻岭,山高林密。民兵们不顾安危,踏悬崖攀峭壁,经过26个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在一处悬崖绝壁下,将遇险人员找到。此时已有6名受伤学生不能行走,看到从天而降的救援官兵,学生们喜极而泣。

    做红军传人,保一方平安。市人武部政委徐永新告诉笔者:“只有保住一方平安,才无愧于打江山的红军先辈!”

    让红军血染过的土地永远祥和安宁。井冈山市人武部围绕完成多样化任务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军地联合指挥体系,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并结合山区实际,打破原来划片编兵模式,先后撤并了有编无兵的5个基层武装部,在夏坪、茅坪等林区成立了40多支民兵应急分队和治安分队,按照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强化应急处突训练,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笔者捧读井冈山地方志发现,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保卫新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先后与反动武装进行了108次大小战斗。近年来,市人武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像当年红军那样,在抗雪救灾、抗洪抢险、扑灭山林火灾危急关头,次次当尖兵打头阵,先后27次成功出击,抢救转移群众1354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连续8年被江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先进。今年2月,该人武部被南京军区表彰为“抗雪救灾先进单位”。

    “振兴地方经济打头阵,是对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16项重大工程建设中勇当“主力军”作贡献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当年红军鏖战地,如今已是游人如织、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旅游业成了市里的支柱产业。每到旅游旺季,山区群众用水就成了难题。为此,省里决定为井冈山兴建万吨提水工程。

    “把最艰巨的山顶水管铺设任务交给我们!”人武部主官找到市委领导请缨。当时已是寒冬腊月,山上滴水成冰,要将240根重50余吨的水管搬运到山顶铺设成5400米长的输水管道困难重重。市委领导同意了人武部的请战要求。

    第二天,在部领导的带领下,一支50人的运输队伍向着山岭挺进。面对高入云端、冰封雪裹的山峰,人武部领导带领20多名干部职工和民兵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冲在最前面率先开路,山上积冰层较厚,他们就用铁镐、砍刀和斧头用力敲碎冰层,再用双手扒开道路。经过7个小时苦战,终于打通了一条长600多米、宽两米的上山通道。泥泞山路,一步一滑,每到悬崖边上,党员干部自觉站到最险处……经过连续4昼夜的奋战,官兵们硬是靠肩挑背扛完成了任务。

    “振兴地方经济打头阵,是对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区群众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人武部长郑芳华告诉笔者,在井冈山柏厦公路建设工程中,人武干部带领民兵战严寒斗酷暑,先后削平了105座小山头,解决了困扰山区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题;在万亩林改造工程中,人武干部和民兵一起住窝棚睡岩洞,苦战一个星期,为1.3万亩荒山涂上绿色……近年来,在井冈山市的16项重大工程建设中,都有人武干部和广大民兵的身影。

    “当年红军用枪杆子武装群众,如今我们用科技带民致富”——结对帮扶12个贫困村全都成为“小康示范村”

    2005年,井冈山市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鼓励村民走“养猪-沼气-果树”环保农业发展模式。然而,不少村民认为挖沼气池会冲了宅基龙脉,热情不高。

    “当年红军用枪杆子武装群众,如今我们用科技带民致富。”人武干部带着千余册科技书籍走进了先行试点的黄坳乡石角村。

    城里的农技专家被请来了,民兵致富能手坐在了前台。“有人武部替咱撑腰,我们干!”12户民兵家庭当场拿走了建设图纸。

    两个月后,村民看到建沼气池的民兵家庭受了益,纷纷来找人武干部,“先辈跟着红军学识字,如今我们跟着人武干部学科技,不会有错!”在人武干部的带领下,仅两年时间,石角村就成为全市小康示范村。

    黄坳乡洪石村李亚春是人武部挂点帮扶贫困户。前年,人武部干部职工支持他开发了50亩油桃果园,还拿出8000元为他购买化肥、农药、果树苗和喷药机。去年果树开始挂果,然而,大山深处市场信息闭塞,眼看几千公斤油桃就要烂在树上,李亚春急忙给徐政委打电话,人武部干部职工通过网上联络,帮助李亚春卖了两万多元。

    如今,井冈山市人武部使结对帮扶的12个贫困村不仅实现脱贫,还成为全市的小康示范村。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广告服务 | 建网服务 | About Us | 中青在线声明 | 媒体公约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广告发布支持
中青在线已获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互联网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广告经营、电子公告服务许可证,京ICP证010507号,商标注册证
频道导航: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职场|创业|留学|校媒|旅游|数码|汽车|生活|影视|健康|图书|法治|博客|论坛|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及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中国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 邮编 P.C. 10070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