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
星期

我志愿 我奉献 我快乐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志愿者发言摘要
本版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崔玉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05    [打印] [关闭]

    编者按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9月4日在京召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座谈会上,8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赛区的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代表分别发言,讲述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故事和感受,在此对8名志愿者的发言进行摘编刊登,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奥运生活、志愿心得。

    用青春志愿奥运

    北京市赛会志愿者 郭晓钊

    我叫郭晓钊,是来自北京大学的一名赛会志愿者。两年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启动,点燃了我们追寻奥运的激情。经过多重严格的筛选和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培训及岗位培训,通过46项测试赛的实战检验,我们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成为令人羡慕的赛会志愿者。

    赛会志愿者的工作细小却很重要。交通志愿者除了协助交警疏导车辆之外,还要耐心解答准备进场的观众和场外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从早到晚,他们都是在露天环境里工作,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大雨倾盆,谁也不能离开岗位。竞赛组织志愿者专业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国家体育场是田径赛场,每场比赛都有很多项目同时进行,都要安置各种器械,比赛结束后还要马上拆掉。有一次,我的几位同学在赛场安置器械,我亲眼看到他们顶着烈日,把近百个跨栏架,从车上搬下来,一个一个地依序在场地上摆好。然而,还没等他们休息过来,比赛就结束了,他们又要在5分钟内将所有跨栏架全部撤出场地,个个累得汗流夹背,可脸上笑得却格外灿烂。

    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是我们这些志愿者所追求的服务境界。我们为媒体记者服务的志愿者,因发现记者们的矿泉水瓶经常在放置时出现混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于是就利用空闲时间,自己动手画了很多可爱的卡通图案,贴在水瓶上,不仅杜绝了浪费,而且独一无二的装饰也使得原本很普通的矿泉水瓶,成为许多记者的珍藏。从事观众服务的志愿者,为了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把他们编创的朗朗上口的观赛歌曲、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教给观众,营造了良好的文明观赛氛围。

    “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而每一个微笑的背后又都饱含着志愿者的艰辛和努力。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热身场地训练时,一位志愿者将自己手上的微笑圈送给了他。但就是这小小微笑圈,给博尔特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在当晚的男子200米决赛中,博尔特带着微笑圈再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听到了全场几万名观众为他高唱的生日歌,深深被感动。

    目前,北京残奥会的圣火正沿着“中华文明”和“时代风采”两条线传递。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再立新功。

    奉献奥运是我晚年的福分

    北京市社会志愿者 夏凤芝

    我叫夏凤芝,今年70岁,退休前是民航总局空管局通信工程师,现在是朝阳区团结湖英语协会会长。

    2007年,我们协会在“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期间,组织学员在朝阳公园和工人体育馆站点参加社会志愿服务,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大家受到很大的鼓舞。但是,奥运会志愿者正式报名时,我却听说志愿者年龄限制在55岁以下,这可把我们这些老年朋友急坏了。为此,我多次找有关领导申请,最后经过朝阳区志愿者联盟的协调,我们协会62名骨干被破例获准加入朝阳区奥运志愿者队伍。

    为了在赛会期间给中外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大家精心绘制了团结湖地区社区分布图和三里屯酒吧区域图,用双语标明道路和窗口服务单位名称,同时加紧练习英语口语。在奥运会期间,我们团结湖英语协会的志愿者,共为1.7万多名中外宾客提供了服务,受到区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称赞。

    我们除了很好地完成本社区的服务任务,还在毗邻朝阳公园沙滩排球场的团结湖北口、三里屯酒吧区及老舍茶馆设立了服务站点,进行全天候的服务。此外,我们协会更多的人还承担着“首都治安志愿者”的职责。我们社区有一位志愿者刚当上奶奶,为了照料在石景山坐月子的儿媳妇,她每天要横穿4个城区。即使这样,她也一天都没有耽误值班。她说:“得孙子是家里的大喜事,而办奥运是举国欢腾的大喜事,所以我既要当个好奶奶,更要当个称职的好志愿者。远点累点,怕啥,就是两头都忙,也是喜上加喜的事儿,心里总是高兴的。”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这些老人,为什么会这样热衷于参与奥运?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爱我们的国家和北京,爱我们朝阳这片热土。残奥会就要开了,我们团结湖英语协会的志愿者,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来自世界各国的残障朋友奉献出更多的友情和关爱。

    志愿奉献奥运 展示公交风采

    北京市窗口行业志愿者 杜跃

    我叫杜跃,是北京窗口行业的一名志愿者。作为北京公交的一线职工和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中的一员,回顾刚刚过去的16天难忘的日子,许多感人的场面和动人的事迹,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

    为确保奥运会期间公交运营安全,公交集团公司从8月1日开始全面启动奥运安检工作,4万多名司乘人员、安保巡查志愿者到公交运营线路维护安全秩序,实现了公交运营车“车车有人”负责安全检查。令我们感动的是,广大乘客对安全检查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8月7日下午,乘务员李松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查到一位拎着行李箱的乘客,他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我能检查一下您的包吗?谢谢您的配合!”小李的话音刚落,人家就主动打开行李包接受检查,还称赞小李说:“小同志,你做得很好,你们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付出这么多的辛苦,做出这么大的努力,应该让我谢谢你们。”说着,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张盖有“中国印”标志的宣传卡片,并亲笔签好名字交到小李手中。小李见到签名,才知道这位乘客原来正是中国印的设计者李建忠。

    为了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公交志愿者付出了太多的辛劳,也经受了太多的历练和感动。有的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推迟了婚期,有的高烧39度瞒着家人和同事继续坚守岗位,有的为了保障赛会用车连续一个月不曾回家,还有的因烈日下长时间曝晒晕倒在地……

    闭幕式那天,我和29名志愿者按上级要求,负责国家体育馆手球决赛散场观众的疏散任务。由于散场时地铁已经没有了,瞬间疏散6000名观众的压力全部集中到公交,难度非常大。看着那从场馆瞬间涌出的观众,我们手拉手围成了安全线,维护秩序、保障观众安全,并坚持到午夜,把最后一车乘客送离赛场,很好地完成了奥运会最后一场赛事的疏散任务。

    带走我的微笑 留下你的快乐

    上海市赛会志愿者 陈佳妮

    我叫陈佳妮,是华东政法大学的一名学生,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上海赛区志愿者。短短16天的经历,于我而言终身难忘。我与1134名伙伴用青春挥洒汗水、用梦想浇灌奥运,以最灿烂的微笑和最出色的服务,为奥运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比赛期间,我的岗位是检票。作为上海体育场检票口的负责人,我与伙伴们一起奋战在每一个比赛日。我们每人每天上千遍地重复着“请手持门票”、“请往这边走”,并以极大的耐心为观众介绍观赛规则、解决票务问题。我们每分钟要撕10张门票,两个多小时工作下来,有的伙伴手都起了泡。虽然如此,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志愿者被看作“奥运的形象大使”。我们提出“服务观众无死角”,让观众无论在场馆的哪个角落,都可以轻易地找到有统一服装、标识明显的志愿者。我们为每名观众服务志愿者统一配备了糖果、小点心和卡通贴纸,以帮助带孩子的观众在孩子哭闹时安抚好孩子情绪;配备了防暑降温用品,以防观众晕倒和身体不适;配备了小毛巾,对可能出现的座位污损进行及时清理。考虑到大量的外省市和境外观众来沪观赛,我们在赛场信息亭除了提供场馆和比赛信息外,还广泛收集城市交通、旅游购物、天气状况以及场馆周边餐饮医疗分布等信息。对待投诉的观众,我们都力争在最短的时间给予满意的答复,并在表达歉意的同时,给每一位投诉者赠送小礼品,安抚观众情绪。

    将我的微笑带走,把你的快乐留下。“一个笑容、一次点头、一次轻拍、一张合影、一句谢谢”,无论形式多么的简单,却使我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艰辛。参加奥运志愿服务,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难得经历。它使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坚持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人生就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奥帆志愿者 微笑的城市名片

    青岛市赛会志愿者 逄梁

    我叫逄梁,是青岛奥帆赛赛会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和严格测试培训,我和全市13760名志愿者一起成为光荣的奥运会志愿者,以“奥帆志愿者——微笑的城市名片”作为服务理念,用真情微笑和专业服务保障了赛事顺利运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志愿者、青岛志愿者的风采。

    我所从事的岗位是赛会新闻宣传,担任非注册媒体接待助理工作。从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到2008年青岛奥帆赛的300多个日子里,我恪尽职守,无怨无悔地服务在自己的岗位,充满自信地向国内外媒体记者展示自己甜美的微笑。我先后接待过发展中国家媒体记者采访团、国外驻华媒体采访团、全国100家媒体集中采访团、全国卫视采访团等多个媒体记者团组,成功接待并服务记者3000余人次,我和我的志愿者战友们,成了媒体记者最愉快的合作者和最贴心的服务者。

    在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期间,所有和我一样的奥帆赛志愿者都全力以赴。在场馆里,竞赛组织志愿者每天在海上颠簸至少6个小时,许多志愿者为防止呕吐,宁可不吃午饭为运动员保驾护航;NOC志愿者切实履行申奥承诺,为716名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管家式”、“一站式”和“24小时在线”的综合服务,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与伙伴;交通服务志愿者无论倾盆大雨还是烈日炎炎,每天早7时到晚10时,准点发出每一趟班车和电瓶车,保障赛事有序运转……在赛场外,由城市运行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志愿团队,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开展服务,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奥帆赛志愿家庭、“志愿驿点”、志愿者呼叫中心、青少年拉拉队等,创出了青岛特色,展示了中国形象。

    奥帆赛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各方的赞誉。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在8月19日访问青岛时说:青岛的志愿者总是以灿烂的微笑迎接我们的到来,随时做好帮助我们的准备,工作十分出色,凸显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这是真正的成功。奥运会已经结束,但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行动”结出的丰硕成果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奉献的人生最快乐

    天津市社会志愿者 吕文霞

    我叫吕文霞,是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从区市容委工会退休后,我被聘为社区体育指导员。现在,我已经是10多个社区腰鼓队、晨练队、晚练队和秧歌队的总教官,队员有800多名,每个队都能够熟练表演100多套健身操和舞蹈,先后拿过市级和区级十多项冠军。

    在我们天津开展的“千所市民学校万堂文明礼仪课活动”中,我被光荣地聘为社区宣讲员。我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带领社区志愿者自编、自导了天津快板《节能减排我带头》、山东柳琴《做个文明天津人》、歌曲《奥运就在家门口》等20多个节目。为了使我们编排的节目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实际,在构思节目的时候,我和大家全身心地投入。

    我所居住的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这几年,随着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多了,车也多了。为了给奥运会创造一个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我们志愿服务队参与了在全市开展的“遵守交通秩序”活动,队员们分组到附近道路“当交通协管员”,协助交警维护秩序,宣传文明出行。

    奥运会开幕后,我们在主要干道设立“志愿者岗亭”,支起小桌子,摆好《天津市公交线路指南》和便笺纸,为来天津观看奥运会比赛的中外游客和来往行人指路,介绍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并向群众发放赛事指南。我们早出晚归,每天都接待300余人,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家里人只好把饭送到“志愿者岗亭”。

    我常想,“志愿”两字都有一个“心”字,做志愿者就是要处处“用心”、奉献“爱心”、增长“好心”。在为奥运作贡献的过程中,收获着健康,收获着幸福,收获着拿金钱买不到的快乐!

    志愿服务收获感动

    沈阳市社会志愿者 马宁

    我叫马宁,是来自沈阳的奥运社会志愿者。奥足赛开赛前夕,我刚刚拿到博士学位,来到沈阳水务集团工作。我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负责整理集团员工的志愿者申请表。当1万多份《奥运志愿者申请表》在我的办公桌上高高叠起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到工作在一线的职工,有和我一样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有六七十岁的退休员工。

    奥足赛开始后,我和我的同事每天轮流开展站点服务、路口协勤、文明导乘、赛事咨询、应急救助等活动。我们热情地为外地客人指路、为外宾义务当翻译、为过往行人撑起遮阳伞……

    在一个雨天,我们看到从赛场开回来的客车上许多人没有带雨具,就一起上前为他们撑起雨伞,一个个把他们送到附近50米处可以避雨的地方。为了给乘客撑伞,我们大家都淋湿了。但就在我刚刚从车上接下一个老人的时候,忽然觉得后背一下子没了雨点的敲打。回头一看,一个大姐正把自己手中的红伞撑在我的头上,微笑着对我说:“你们这些志愿者,真是好样的,都淋湿了,会感冒的!”那笑脸和那眼中涌出的爱,使我备受感动。更让我感动的一幕随即也呈现在我的面前:手中有伞的乘客下车后没有离开,和我们志愿者一起,从车门到避雨站,用手中的伞共同搭起了一条彩色的“走廊”。那一幕让我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我们收获的感动也来自于我们志愿服务的整个团队。一位名叫谢朝彦的志愿者尤其让我感动。奥足赛前,谢朝彦43岁的妻子突发重病入院,经确诊为晚期胃癌。这位普通的志愿者在妻子病逝前一天,还和我们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妻子去世后的第三天,他又来到了志愿服务站,面对被服务者,他把悲伤埋在心底,仍然把微笑挂在脸上。无言的感动感染着我们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个人。

    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但我们这“感动之心”、“奉献之情”却永远无法停止激越与燃烧。我们志愿行动的脚步一经迈出,就已经踏上没有终点的征程。

    志愿奥运无怨无悔

    秦皇岛市社会志愿者 刘宇虹

    我叫刘宇虹,是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名普通商场营业员。

    奥足赛期间,秦皇岛赛区设立了50个志愿者服务站,每个服务站配备6名志愿者,我被分到46号服务站。短短几天下来,我们为万余名中外游客提供了服务。仅发放防暑药品价值就达2000多元,及时救治游客300余人。同时,我们还免费向市民发放礼仪手册,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践行文明规范,争做文明观众,为奥运加油助威,为秦皇岛争光添彩。

    中国男足与巴西男足比赛的那天,我们向观众免费发送五环旗和小红旗。来领取的人很多,一会儿就发完了。这时,来了一群外国游客,当我准备说“No”的时候,心中突然一震,心想人家大老远跑来,就是为了给奥运会加油,作为东道主,我怎么能说“No”呢?想到这里,我微笑着对他们说:“Wait a moment,please!(请稍等)”通过和周边领到小红旗的人商量,一些群众纷纷把自己的小红旗送到了我手上。当我把小红旗送给这些外国游客时,他们对我大声说:“I love China”。一个月来,志愿者们团结协作、辛勤劳动的身影让我感动;中外游客一句句真心的祝福、一个个会心的微笑让我感动。

    城市运行志愿者没有祥云服装,不能到比赛现场,也没有鲜花掌声,但我们无怨无悔。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站点工作,丈夫来电话说,家里跑水了,他离不开,让我赶紧回去。可当时工作站其他同志外出执行任务只剩了我一人,如果我离开,有人需要帮助怎么办?他们会怎么看我们奥运志愿者?于是,我坚持等到同志们回来后才匆匆往回赶。因为耽误了时间,水跑的比较多,邻居们也遭受了损失。当我去赔礼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怪我,还说:“你为了奥运把家都泡了,我们只是用你们家的水刷刷地,没有关系!”朴实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里顿时暖暖的。

    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志愿服务事业远不会停止。我们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骞垮憡鏈嶅姟 | 寤虹綉鏈嶅姟 | About Us | 涓潚鍦ㄧ嚎澹版槑 | 濯掍綋鍏害 | 浜掕仈缃戣繚娉曞拰涓嶈壇淇℃伅涓炬姤
缃戠粶骞垮憡鍙戝竷鏀寔
涓潚鍦ㄧ嚎宸茶幏寰椾粠浜嬬櫥杞芥柊闂讳笟鍔°€佷簰鑱旂綉鏁欒偛淇℃伅鏈嶅姟銆佺綉缁滃箍鍛婄粡钀ャ€佺數瀛愬叕鍛婃湇鍔¤鍙瘉锛屼含ICP璇�010507鍙�,鍟嗘爣娉ㄥ唽璇�
棰戦亾瀵艰埅: 棣栭〉|鏂伴椈|鏁欒偛|鎷涚敓|鑱屽満|鍒涗笟|鐣欏|鏍″獟|鏃呮父|鏁扮爜|姹借溅|鐢熸椿|褰辫|鍋ュ悍|鍥句功|娉曟不|鍗氬|璁哄潧|
澹版槑锛氭湰缃戠珯鍐呭鏈粡涔﹂潰鎺堟潈涓嶅緱杞浇涓庨暅鍍�
涓潚鍦ㄧ嚎鍙婁腑鍥介潚骞存姤鍦板潃 Add锛氫腑鍥藉寳浜笢鐩撮棬娴疯繍浠�2鍙� 閭紪 P.C. 100702
鑱旂郴鎴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