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
星期

成功了却更不快乐?

■谭洪岗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9-06    [打印] [关闭]
    单从“成功学”的一度盛行,足以看出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以至于一群自己并不成功的人拼凑出来的所谓成功法则,都能让成千上万急于成功的人追捧。

    这倒可以理解。让人好奇和稍觉困惑的是另一件事:好些大家眼中的成功者,本人并不怎么享受其成功,他们的成功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快乐。比如,没考上理想大学的人失意,可是正在重点或名牌大学就读的人也郁闷;没钱的人发愁,然而功成名就的人也苦水一大堆。这,又是怎么回事?真的像哲学家所说的,人的欲望不能满足就会痛苦,满足了就会空虚,只能像钟摆一样在两者之间来来回回吗?

    印象深刻的,是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中,询问众多友人对“成功”的看法,有趣的是,不少事业有成的人,自觉举步维艰;反而一位普通退休女工,家庭和乐,儿女孝顺,笑眯眯地说自己活得很成功。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明确了这一点,那些成功却不快乐的现象变得清晰许多。获得了符合社会期望的成功,就像是辛苦努力后,攀上了一座众人瞩目的山峰。这会让山脚、山腰无数想上山还没能上来的人,艳羡向往,或高山仰止。至于攀上了山顶的这位众人眼中的成功者,是否自得自在,可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一类人会在好不容易上了山后,很失望:原来不过如此。

    他们之前去爬这座山,是因为有很多人在爬。登山过程中,那种比别人走得快、走得稳、被人羡慕的良好感觉,也带来过登山的兴奋感和往上走的动力。可惜登顶之后,却没有找到传说中的无限风光,反倒觉得山顶空气更稀薄,可以交流的人更少,或者说:高处不胜寒。用一位成功者的话来说:“人们来找你,总是有事相求,连过去的老朋友都变了味儿。”

    他们中的不少人曾为了登山,放弃过自己喜欢的其他东西。比如原本不爱爬山,但不爬会被身边的重要他人(父母家人等)看做胸无大志或玩物丧志,为了不辜负他人期望,只好勉力来爬。这样爬山的过程,本来就比别人辛苦,登顶后再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便更加失落。回首往事,看看身边从容的朋友,真不知道自己的辛苦值不值得。

    第二类人的困境是山顶风光倒还好,可惜无法享受。

    无法享受的原因很多,有人是看到山外有山,别人在更高的山峰上,相比之下,自己已经取得的小小成就,太不足挂齿,倒觉得寒酸。这方面听过一个最有趣的例子,是某女士终于入住向往已久的豪宅,高兴了没多久,便发现某熟人住的宅邸比她的大若干平方米,从此耿耿于怀,之前“成功”后的自豪感荡然无存。

    有人则是从艰难的山谷好不容易走到山顶,仍心有余悸。要么担心眼前的好景不长久,四处寻找小心提防,想要抢先摆平潜藏的危机;要么愤怒凭什么别人上山看起来比自己容易很多,世道太不公平。无论哪种,都会难以去安心品尝眼下已经拥有的。

    还有人是为了登山付出的代价太大,一路上的争先恐后中,体力心力透支,好容易到了山顶,茫然中已经分不清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了。有海归创业成功者感叹:“大家都说我成功。但是说老实话,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我觉得太累,身体大不如以前,连我的个人爱好,很久都没有时间碰了……成功,有那么重要吗?”

    看来,无论是追求别人认为的成功,处处与他人比较,还是牺牲过多,或放不下过去,都会让世人眼中的成功,蒙上阴影,让众人羡慕的成功者,难以享受。令人好奇之处在于,成功与快乐能否兼得?如何可以兼得?

    我一直很喜欢美国作家爱默生的一段小诗:

    赢得聪明之士的尊敬和儿童的喜爱。

    争取坦率朋友的欣赏,忍受虚假朋友的背叛。

    多多从别人身上寻找优点。离开人世的时候,让世界变好一点点:

    留下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小块花园,一种修补过的社会情况。

    知道了有一个生命因为你的缘故而呼吸得更顺畅。

    这便是成功。

    是啊,成功之路有千万条。今日之我胜于昨日,就是成功。每个人都可以去选适合自己的路,何必在社会期许、大众狂热中迷失自己去从众?或因为他人的一孔之见去屈从?

    听过人解释从众的苦衷——就像电影散场时,你跟着大家的方向走,都没准儿被挤着、踩着,哪里还敢走自己的方向?然而我会好奇,某个阶段的确会有不得不随大流的时候。可是电影散场之后呢?别人各自都回各自的家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方向,你打算跟谁回家?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早年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他在众人艳羡中考上了一所极难进去的中学,之后却毅然在15岁退学去画画,这在当时看来前途渺茫。他自己后来的解释很坦然:就好像哪怕有一百种水果在那里,我看见我喜欢的西红柿,就直奔西红柿去了。至于别人觉得香蕉、苹果多好,那跟我是不相干的——这是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去哪里,便容易把心力用对地方,并把握根本,否则容易本末倒置。

    根本,相当于目标所在。条条大道通罗马,判断清楚哪里是自己的罗马是第一位的。至于怎么去,只是手段途径而已,完全可以看个人情况和现实条件,灵活变通。清楚目标之后,去做重要的支持目标的事,要取得成功并不很难。很多人的麻烦在于,并没有分清目标和手段,或者目标和手段脱节。

    好比说,如果追求成功,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重视,那么他人的尊重,可以算是目标,而试图做成某件事、获得某个位置、拿到某个学位……都只是手段。那得先用心看一下,所用的手段是否支持目标。以免辛苦完成之后,才发现两者不搭界或关系不大。对于赢得他人尊重而言,通常是自重者人恒重之。如果本人缺乏自信自重,事实上很难靠别人的羡慕眼光来真正弥补。

    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足矣。了解自己真正要什么,并去做支持自己目标的事情,可以省却很多心力。

    不只工作着是美丽的,着力创造和建设时,也是幸福的。当然,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并坚持前行之后,仍会有风霜雨雪、意外路障、气力不支或同伴离合。

    懂得尽人事而安天命,有利于面对现实。能否做成一件事,很多时候需要各方面条件具备,条件不足时罔顾现实、勉力妄为,对谁都没有好处。

    懂得除了远方的目标外,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有利于保持平衡——比如自己在行路中的收获和欢笑,比如家人,比如同行过一段的众多朋友,当然还有路边那一步一换的美景,这些,很可能跟前方的目标一样重要。

    当能够在行路中不断成长和欣赏,那多半已经可以淡忘成功不成功的说法。就像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

    徐浩渊博士在书中这样写道:

    成功?那很重要吗?我知道每一天我都在好好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珍惜身边的人,并充分投入和享受当下,对我来说已经够了。

    你是说别人会怎么看我,是不是认为我成功?哦,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儿,他们怎么看怎么想,关我什么事儿?

    人生苦短,时间宝贵,我还是集中精力做必须做的吧。

    

郑重声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奥运的报道(含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签署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奥运内容专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64098070、64098058联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骞垮憡鏈嶅姟 | 寤虹綉鏈嶅姟 | About Us | 涓潚鍦ㄧ嚎澹版槑 | 濯掍綋鍏害 | 浜掕仈缃戣繚娉曞拰涓嶈壇淇℃伅涓炬姤
缃戠粶骞垮憡鍙戝竷鏀寔
涓潚鍦ㄧ嚎宸茶幏寰椾粠浜嬬櫥杞芥柊闂讳笟鍔°€佷簰鑱旂綉鏁欒偛淇℃伅鏈嶅姟銆佺綉缁滃箍鍛婄粡钀ャ€佺數瀛愬叕鍛婃湇鍔¤鍙瘉锛屼含ICP璇�010507鍙�,鍟嗘爣娉ㄥ唽璇�
棰戦亾瀵艰埅: 棣栭〉|鏂伴椈|鏁欒偛|鎷涚敓|鑱屽満|鍒涗笟|鐣欏|鏍″獟|鏃呮父|鏁扮爜|姹借溅|鐢熸椿|褰辫|鍋ュ悍|鍥句功|娉曟不|鍗氬|璁哄潧|
澹版槑锛氭湰缃戠珯鍐呭鏈粡涔﹂潰鎺堟潈涓嶅緱杞浇涓庨暅鍍�
涓潚鍦ㄧ嚎鍙婁腑鍥介潚骞存姤鍦板潃 Add锛氫腑鍥藉寳浜笢鐩撮棬娴疯繍浠�2鍙� 閭紪 P.C. 100702
鑱旂郴鎴戜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