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和:从地方汽车厂长到知名“军火商”
喜欢别人叫他“老王”的王宝和是陕西省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老王不是人们印象中那种西装革履的老板,他更喜欢穿宽松随意的T恤衫。“习惯了,我经常要到车间去,穿一身西装算怎么回事?”老王说。他的手很厚、很大、很有力,握上去就像在触摸装甲车的轮胎。
穿过一片粗壮茂盛的悬铃木,老王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生产车间。让人震撼的场面出现了:车间的一侧,几十辆排列整齐的轮式装甲车,静静地等待着最后的工序——喷漆。车间的另一部分,轨道起重机来回滑动着,一会吊装装甲车炮台,一会吊装将要焊接的钢板。老王说,今年的生产已经排得很满,300多员工在加班加点落实国内外客户的订单,但他还是加快了新产品开发进度。除了常规装备装甲车、运兵车、通讯车,他还研制了装甲救护车、驱散车等,产品线正在从基本型5吨向8吨、15吨扩展。
在老王的办公室里,有两张照片最显眼。
挂在他座位后面墙上的,是由二十多辆印着中国农业银行字样的运钞车组成的车队,行驶在新疆的火焰山下。这张照片讲述着老王辉煌的过去——在1996年到2001年,老王领导下的宝鸡专用汽车公司,卖出了1000多辆运钞车。那时候,他每年的利润能达到2000万元。
老王座位正对面墙上的照片,是一辆披着迷彩外衣的装甲车驰骋在嘉峪关外的戈壁滩上,头戴钢盔、手握重机枪的武警战士注视着正前方。那是2002年,老王在为他研制的第一种装甲车进行场地试验。这张照片,标志着老王的职业生涯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2001年年底,在感觉到运钞车生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老王在公司领导层会议上提出向制造装甲车转型。公司里一下子炸了锅。30年来,老王一直在和车打交道。除了运钞车,他生产过中巴车、加长卡车、半挂车。再向前推,他还是扔掉铁饭碗、跑长途运输的个体户。虽然还是“造车”,但是向装甲车转型,这个弯道实在太急了。
装甲车属于一类武器装备,涉及国家安全,从来都是国有军工企业的天下。一个没有当过兵、只有初中文化而又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想要制造装甲车,谁会相信有好前景?一个毫无军工产品生产经验的民营企业,怎么在技术和资金上与实力雄厚的国有军工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是,对民营企业参与成套武器装备制造,国家没有任何文件和政策。一旦投产,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但是,老王决心要啃装甲车这只硬螃蟹。
2001年9月,老王在铺天盖地的关于美国“9·11”的报道中,敏锐地意识到新的商机来了——反恐市场。老王从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了解到,为应对突发事件,各国缺少的不是军队常规配备的履带式重型装甲车,而是12吨以下的轻型轮式装甲车。
他停掉了原有产品线,把家底全部投入到轻型轮式装甲车的研发之中。类似的产品,从设计、研制到定型,有一家军工企业曾用了10年,而老王只用了3个月。他给自己的装甲车命名为“新星”2002型。
2002年6月的北京展览馆,是属于老王的。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新星”2002型装甲车以实车展出,引起广泛关注。但老王万万没有想到,短暂的风光之后,他开始面临最大的挑战——信任危机。虽然“新星”2002型装甲车的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但是,客户对民企装甲车质量没有信心。
将近两年的时间,老王的装甲车只卖出两辆。花光了积蓄之后,他开始靠借贷支撑业务开销。在最困难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11元。
老王不服输,他认为自己也不会输。为了证明给客户看,他带着技术测试小组,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多种气候环境、多种地理条件的定型测试。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赤日炎炎的新疆火焰山、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嘉峪关外的戈壁滩,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武器装备关系到官兵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形象。“保证质量”,是老王在公司里讲得最多的话。“细节决定胜负,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我们是民营企业,机会对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失败不起。”说完,老王坐在那里沉默了好一会儿。
天道酬勤。2004年6月,在沉寂了两年后,老王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那一年,中国派出防暴警察赴海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老王带着他的装甲车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装备招标。通过招标方实地考察和实弹演示,老王战胜另外4家国有军工企业中标。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为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装备。5辆印有UN标记的乳白色轮式装甲车,成了宝鸡专用汽车公司最好的广告。有了品牌效应,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也采购了“新星”2002型装甲车。
近几年,国内公安部门和武警部队已经从老王那里采购了200多辆轮式装甲车。就在北京奥运会前夕,近20辆装甲车被运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由公安部统一调配参与奥运安保。
现在,最让老王高兴的是军队保障社会化的大门终于打开。在2005年国务院出台《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国防科工委先后下发了多个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作的文件。冒冒失失闯进武器装备制造领域几年之后,老王终于有了政策“护身符”。
在中国,为军备提供配套产品的民营企业为数不少,而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目前唯一生产成套武器装备的民营企业。让老王自豪的是,他第一个拿到了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和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这三个“通行证”,是他的身份证,也是他的命根子。
“市场要靠你自己去拼搏,国际市场更是要靠你主动出击。走出去才会发现一个大世界,非常大。”老王眯着眼睛,半带微笑地品味自己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