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3岁北漂女的苦恼
我23岁,去年大学毕业,只身奔到北京。我是那种可以不吃饭但不能没有梦的女孩子,我爸管我这叫“不谙世事”,通俗一点儿的说法是“文艺女青年”。我喜欢北京的文化氛围。但在北京的这一年,我吃了不少苦。
我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家境还算殷实,父母每月贴补我1000元~2000元,这在我们小镇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他们希望我在北京圆梦,但哪里知道,对于北京来说,这些钱就是杯水车薪,我依然挣扎在贫困之中。工作换了几份,想尝试的都做过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激动。
我目前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算稳定,自己也喜欢,但薪水微薄,一个月只能拿到1200多元,我对物质并无过高要求,在单位吃食堂,偶尔跟朋友吃个小涮锅,在动物园服装市场淘衣服就满足了。但令我苦恼的是,我住在郊区,每天上班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我多么希望住在单位附近那些破破旧旧漆成朱红色的老居民楼里啊!但是,1200元的月入真的不够,哪怕是租一间最破最烂的也不够。而原本向往的好多好多的展览、话剧、演出就离我更远。
我很沮丧,非常羡慕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这个城市一切便利的女孩——羡慕她们可以跟家人一起在饭馆吃饭;和高中同学看电影;每天由老妈喊起床;跟谈了几年的男友同居!
今天我走在大街上流泪了。看到一盏盏灯亮起来,却没有一盏是等我的。我饥肠辘辘地给自己找房子,跟着我的只有我落寞年轻的影子,我绝望地哭了。我羡慕有家庭,有爱情,有朋友的女孩,想过依赖男人,甚至傍大款,但没有门路,再说,大款可能也不喜欢我这种类型的。我内向,闷闷的,不会打情骂俏。其实,在高中和大学同学眼中,无论男女都觉得我很优秀,我长相不差,性格也好,但不自信,却还非常梦幻,喜欢柳云龙那样的成熟睿智男,可我的生活圈中根本没有这样的男人!有时候也想,如果有一个差不多的男朋友,能一起说个话做个饭陪着看个电影也好吧?可就连这一点也成了奢望。每天除了上班的同事,下班的路人,几乎接触不到什么人。
说心里话,我虽不物质,但也贪图享乐,老想着哪天去香港、台湾什么的。我想在北京至少比在老家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性大点儿吧?但现实是,我现在连吃个麦当劳都要考虑半天!
也许我这样的人注定会被吸引到北京来,又注定会被北京排挤。我其实可以掉头离开的,但做不到——一年来吃了这么多的苦,就这么走了,什么也没做成?连爱情也是空白,这样不是很遗憾?彤姐,我也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和“等待”,但我不知道结果,如果最终一无所获怎么办?
小繁
亲爱的小繁:
你才23岁,到北京才一年,就巴望实现你的全部梦想吗?如果真这样,那梦想不是太好实现了?我想起我的25岁,硕士毕业,在北京,报社上班,工资也不够我在单位附近租房。我住在南城,地下室,每天上班要步行20分钟到汽车站,然后换地铁,下了地铁再步行20分钟。我的很多朋友,即便情况稍好一些,也是跟朋友合租,也有想傍大款的,谁不想?大款又不是洪水猛兽,用如今的话说,大款还是成功人士哩,人家之所以成功,必然有过人之处,自古美人爱英雄,爱慕成功人士并不可耻,问题是,你高攀不上怎么办?
我在地下室住到接近30岁的“高龄”,嫁的人一文不名,没有房子没有钱,我们“希望”和“等待”了很多年,直到买了房买了车有了积蓄。我特别能理解什么叫“希望”和“等待”。所谓“希望”和“等待”,并不是说你事先知道“等待”的结果然后再去“希望”——为已知的结果去等待有什么难的?那基本上等于打一“伏击战”!人生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多时候根本看不到希望——而这时,你依然坚持,等待,努力,滴水石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即便最后没有任何结果,也无怨无悔,这才难能可贵,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过,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做“英雄”,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英雄是输得起的,但大部分人是输不起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罗琳一样,一个原本靠领救济生活的单身妈妈,住在生不起暖气的房子,每天到咖啡馆写《哈利·波特》——在完全不知道能否出版的情况下坚持写了数年,最终名利双收。倘或她像凡·高一样,生前也没有什么名气呢?你会不会觉得她的努力白费了?而人生就是这样,像奥林匹克,不付出绝对没有可能得冠军,但付出,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一种品质,假如你没有这种品质而又想实现梦想,你就需要运气,否则,凭什么你一来北京,熬个一年半载,就鲜花盛开掌声雷动?你八字也太好了吧?
当然,说来说去,还有一条路——女人嘛,大不了找一男人。我能理解那些熬不住孤单寂寞连吃个麦当劳都要想半天的年轻女孩的挣扎,所以当她们饥不择食地投入到一个男人的怀抱,哪怕那个男人有妻子,但只要这个男人肯给她们一些温存,比如说给买个衣服,请个饭,出个房租,付个话费之类,她们也就乐意了——不是说她们不应该这样,但,除非那个男人帮她们实现了梦想或者给她们做了撑杆,助她们凌空一跃,超越平凡,否则,她们迟早会觉得所托非人,以至日久生怨,觉得自己亏了,不仅赔了青春,而且赔了人生。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