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授治校
毕:这些说法,乍听起来有道理,但细想却不一定。所谓教授治校,首先是一种现代大学理念,其次是一个管理的制度形式,并不是说管理层全有了教授职称就是教授治校了。中国老大学基本实现了教授治校,主要体现在那时的大学制度上。民国时期,中国的大学有国立和私立两种形式,在私立大学的概念中,包括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大学,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教会大学。
各校情况可能稍有不同,但一般来说,教授治校是当时中国大学公认的大学管理主导价值。其他大学的情况我没有研究过,我只对清华和西南联大的教授会情况稍有了解。当时大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是董事会、教授会和评议会三部分组成。像清华大学,当时董事成员是由教育部和外交部聘任的,任期三年,任满后每年改聘三分之一,董事不能兼任本大学校长和教职员,它的主要职能,在事实上主要是推举校长候选人和管理学校的财务等大事。教授会由学校全体教授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学生训育、考试等与教学相关的事务。评议会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教授会选举出的代表组成,主要是负责制定学校预算、科系的建立和废止以及学校各种规程等事务。当时教授会的权力是很大的,因为教授会选举出的代表直接参预学校的决策,在评议会中,教授会选出的评议员有4人,在评议会中一般是多数,所以非常重要。举个例子说吧。上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会对新来的校长吴南轩不满意,就可以和教育部展开博弈,最后让这个校长走人,当时教育部长还是由蒋介石代理。那时最厉害的一招是清华有48个教授签名,如果不能另换校长,他们下学期就和清华脱离关系,当时清华全校才有专任教授59人,还有10个外国教授,基本是全体教授抗议了,当时教授有自由流动的权利流动的经济保障,所以这个决定,在事实上也就是不可否定的,蒋介石也没有办法,吴南轩只好走人,由翁文灏来接管。
梁:清华的这个制度肯定受美国大学制度的影响,但关键还是当时大学教授普遍认同教授治校这个现代大学的通则,教育行政在大学中并不主导一切,因为学校最重要的其实是教授和学生。比如全体职员辞职,可以立刻用另外的职员替代,至少难度不大,但如果全体教授请辞,那大学马上就办不下去。当年国民党也千方百计想在大学插足,但收效不大,因为那里的教授不买这个账。
毕:旧大学有一长处,在教学上留给教授很大的空间。过去的教授社会地位较高,经济上相对也有保障,他们一般不会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里混下去,特别是年轻教授。自由流动成为教授生活的一种常态。当年鲁迅在厦门大学,和顾颉刚等教授不合,不愿待在一个学校,所以很快就离开了。由于有自由流动的机制,大学里教授之间的矛盾一般能够减至较低程度。教授在选大学,大学也在选教授,最终固定下来的大学,通常就是他们比较满意的大学。这种自由流动的机制,对于展示一个人的才华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教授保持学术活力有促进作用。
梁:中国大学是行政主导一切,大学的形式唯有国家垄断,这个基本格局不变,其他大学的内部变革,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大学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教育独立。民国时代中国大学的历史,后来我们在理解上有些差异,主要是意识形态的原因,以为那个时代一切都不行。现在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人大体认同,民国时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文化繁荣的高峰时代,不然我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时代学术繁荣,思想自由,大师辈出。至于在政治制度上何以会得到这样一种结果?人们可以有不同理解,但在事实上我们得承认,这个时代为文化的繁荣做基本保证的还是基本文化制度与世界合拍,比如现代大学制度、现代新闻制度和现代出版制度,没有这些具体的文化制度,再说文化的繁荣就是一句空话。